為此,他提出達成這三個層面共識的方法和路徑是:1)在“國內”先建立一個溝通平台。譬如在“總統府”內成立一個“國家發展委員會”,由各黨各派的人來共同參與討論未來的兩岸問題,以便在台灣內部逐漸形成一些共識。2)兩岸共識之建構,則可以透過二軌、三軌之接觸為之。所謂二軌就是兩岸具有代表性之智庫間的對話協商,三軌即兩岸民間團體間的溝通交流。兩岸未來如能仿效“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建立,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由兩岸共同組成,直接溝通,做為雙方決策的參考,或許不失為另一種對話方式。3)在台美共識方面,則可透過雙方一、二、三軌間的接觸,使美方充分瞭解兩岸重大議題的進展,以維持雙方互信,降低美方對和平協議的疑慮。
在時程安排上,包宗和認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具體內容可歸結為三個方面,即結束敵對狀態,建立互信機制和簽署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的最大功能在避免衝突,惟仍與建構持久和平有一段距離。欲達成後項目標,必須透過互信機制的建立,將結束敵對狀態協議中的‘概念’、‘原則’具體化,再將具體化之內容化為兩岸和平協議,使其具備法律上之拘束力,方可期其久遠”。[13]由此可見,包宗和的設想的路線圖是結束敵對狀態→建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反言之,就是兩岸在“結束敵對狀態”、“建立互信機制”之前不宜“簽署和平協議”。
6、趙春山的“正視現實”說。
淡江大學教授、台“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認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一個理想,在實現這個理想之前,我們不能忽略存在於兩岸關係當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只有正視現實,穩中求進,才能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創造有利的條件”。他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要先正視“五個現實”,1)“要正視政府政策的優先秩序”。馬政府連任後的施政重點在於“安內”,“內政以經濟問題為先”,“政府必須先穩固內政的基礎,站穩腳步向前行。目前談和平協議,台灣內部缺乏推波助瀾的條件”;2)“正視兩岸關係的現狀”。他指出,馬英九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是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道原則”,“在憲法架構下,制定兩岸政策,以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現狀”;“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來推動兩岸和平發展”。3)“正視兩岸交流領域不斷擴大的趨勢”。他表示,雖然“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仍是雙方對兩岸交流的最大共識;但“自由、民主、均富等理想本非西方獨有,其中許多屬於普世價值的部分”,“中華文化和國父孫中山的思想當中,許多可以作為兩岸共建價值體系的交流基礎。只有縮短兩岸的心理差距,才能深化雙方之間的互信”。4)“正視當前國際多邊主義潮流下,以國際合作參與多邊外交舞台的需求”。因此,“對於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努力,大陸應從兩岸民眾的福祉來加以看待。換言之,大陸不僅不應成為阻力更應該從相互協助的觀點,探討兩岸在國際社會的相處之道”。5)“正視國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最後屏障”。“無論從地緣政治或者地緣經濟的角度看,台灣都無法自外於地區的安全事務。台灣過去已參與多項非傳統安全的國際合作,未來有能力,也有意願參與建立地區共同安全或合作安全的機制,尤其討論到涉及我國主權和領土權益的相關問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