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籠統地說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民間性組織,從事的多是社會公益事業,諸如環境保護、社會救濟、人道關懷、災難救助、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國際非政府組織主要是指非政府間協議建立起來的國際組織。參加國際非政府多邊領域活動的台灣非政府組織若都從事這類活動而不帶有任何政治意圖,兩岸應沒有發生摩擦與衝突的可能性。但問題恰恰在於一些台灣非政府組織具有較明顯的官方背景,比如台灣民主基金會。此外,不少島內非政府組織的海外活動,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當局的協助和資金支持。台灣“外交部”設有“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專門功能就是協助非政府組織推展對外活動。更有一些當局官員借助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活動。這些就使得台灣許多非政治組織的活動打上了明顯的政治印記。事實上,台灣當局也明確支持和鼓勵非政府組織在拓展國際活動空間方面發揮作用。而大陸在國際上維護一個中國框架是全方位的,無論是在政府間國際組織方面,還是在非政府國際多邊領域,如果台灣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活動出現為“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張目的情況,大陸方面都會明確反對,並會採取行動加以制止。這也是在兩岸政治定位問題沒有獲得實質性解決的情況下,兩岸在非政府多邊領域可能出現摩擦甚至衝突的內在原因和總體概況。
三
如前所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兩岸在國際上的摩擦與衝突是影響兩岸關係整體氣氛的重要原因之一,台灣各民調機構的民調資料也顯示,台灣民眾對於擴大國際參與的支持度較高,從島內媒體的報道看,兩岸在國際上尤其是非政府多邊領域的摩擦與衝突也是最容易挑動台灣民眾情緒的話題之一。在國際事務中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日趨重要、國際非政府組織日益活躍、兩岸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活動參與度不斷提高的大趨勢下,兩岸非政府組織在國際上的互動將進一步增多,減少互動中的可能引發摩擦與衝突的因子,創造良性互動的條件,對於兩岸雙方而言都有需要。從大陸角度看,在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國家和平統一的既定目標下,需要保持兩岸關係的良好氣氛,最大限度減少可能影響兩岸關係穩定與互信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這當然包括兩岸在非政府國際多邊領域的矛盾。從台灣角度看,非政府國際多邊領域是台灣對外活動的主要場合,進一步拓展參與空間是民眾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