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決定兩岸關係架構的兩對基本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9:16:39  


 

  正是兩岸關係定位的不完全共識,產生了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市場關係與非市場關係化兩對基本矛盾。

  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

  政治上,兩岸之間存在非國家關係與國家關係化的矛盾。

  兩岸非國家關係包含兩個層次的內涵。第一,兩岸屬於一個國家內的關係。在這一層次上兩岸沒有分歧。在法律上,兩岸雙方都不認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都認為是一個國家內的關係。

  第二,兩岸屬於哪一個國家內的關係。在這一層次上,兩岸存在明顯分歧。大陸方面始終認為,兩岸關係是“一個中國”內的關係。但對於“一個中國”內涵的表述,前後發生了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大陸對“一個中國”的表述是眾所周知的“舊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近年來,“新三段”論取代了“舊三段”論,成為大陸的“一個中國”新立場: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一變化從字面上淡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色彩,體現出大陸“一個中國”的內涵更加靈活和更具包容性。隨著這個變化,大陸“一個中國”原則在兩岸政治關係的表述也相應經歷了在“一中原則”之外,增加了“一中框架”的演變。大陸與國民黨形成的兩岸非國家關係的共識是“九二共識”。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方面都堅持兩岸是中華民國內的關係。90年代初,台灣曾經把中華民國內的關係明確為“一國兩府”和“一國兩區”。但當時大陸堅持兩岸關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關係,“一國兩府”與“一國兩區”都無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關係”兼容,大陸因此沒有接受台灣方面的表述。之後不久台灣在政策層面就開始出現了背離中華民國內關係的法律立場,先後出現了“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企圖把兩岸關係國家關係化。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台灣重新回到中華民國內的關係,馬英九明確表示,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