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成澤之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10:27:11


 
  輔佐金正日的“功臣”

  這個企圖奪取政權的顛覆者,曾是輔佐金正恩上位的關鍵角色。而他能步入朝鮮政壇,緣於一場“身份差異巨大”的婚姻。

  張成澤1946年出生於朝鮮江原道內川郡普通家庭,畢業于金日成綜合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和金日成高級黨校。1969年,他從莫斯科留學歸國。

  大學期間的張成澤拉得一手好風琴,是眾多女生心中的“白馬王子”,而念同一所大學的金敬姬也注意到了這位“出眾的同學”。作為金日成的女兒,金正日唯一的親妹妹,“公主”金敬姬喜歡上了並非功勳家族出身的張成澤,這讓金日成大為光火。然而任性的金敬姬並不打算因為父親的反對而放棄這段感情。

  另一方面,張成澤憑藉聰明靈活的處事方式,先獲得了金正日的信任,之後慢慢嘗試融入金氏家族。1972年,張成澤與金敬姬結為伉儷。這場轟動一時的婚姻,為張成澤贏得了通往朝鮮權力高層的入場券。

  從1982年起,張成澤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最初的職務是朝鮮勞動黨黨中央青少年事業部副部長,六年後升任為該部部長。2009年當選為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2010年當選為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晉身朝鮮最高領導層。

  從步入政壇到晉身最高領導層,張成澤用了28年。

  進入政壇後,張成澤便獲得了著力培養。他曾多次受金日成、金正日之命出訪韓國、歐美、中國,而外界對他的評價普遍都不低,認為他頭腦靈活,視野廣闊。

  張成澤還憑藉在“深化組事件”中出的力,獲得了金正日的信任。1994年,金正日正式接班,並將張成澤看作是重要助手。為了穩定權力,金正日通過“深化組”進行了一場“搜捕間諜”運動,張成澤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由於外界壓力,“深化組”被撤銷,三名負責人中有兩人被處死和關押,只有張成澤全身而退,足見金正日已開始將張成澤看作是“心腹”。

  然而,深受器重的張成澤卻在2004年突然被貶為黨校負責人,這對於處在上升期的張成澤而言,幾乎是個閒職。此後,張淡出了公眾視線。

  對此,外界有諸多猜測。流傳最廣的是“張成澤因為金家繼承人問題站錯了隊”,也有說法是“金正日給了這個黨校負責人研究開放改革和資本主義的任務”。當然,還有一個說法給了外人更多聯想空間:接觸過張成澤的朝鮮人士透露,張成澤夜夜笙歌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這讓金敬姬極為不滿。金正日將其流放,是為了給張成澤一個下馬威。

  時隔兩年,2006年11月28日晚,張成澤忽然在朝鮮最高權力部門國防委員會主辦的迎春晚會上現身。

  張成澤復出,這其中既有最高層親屬身份的因素,也與金正日的政策調整有關。儘管朝鮮推崇先軍政治,金正日也擔心過分依賴軍隊勢力會出差池。從2005年,金正日開始大力扶持“黨”勢力,以削弱軍部影響力。而非軍人出身的張成澤,自然成為最適合培養的民間黨幹部。

  2006年,張成澤應召返回了政壇,第一個職務是中央群眾團體及首都建設部第一副部長。“首都建設部第一副部長有可能通過對平壤的總體重建和開發,創造出改革開放政策的實際成果。”韓國西江大學教授金永洙分析。

  此後,以張成澤為代表的黨幹部試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除了在2007年推進與美國的無核化談判外,還主導了當年10月與韓國的第二次首腦會談。而在經濟領域,張成澤一派希望通過掌控外匯資金來源,支撐國家經濟。

  而張成澤的仕途也以一年一個新官銜的速度在飛快進展著。將張成澤作為“顧命大臣”培養的金正日,甚至在去世前一個月,給了張成澤一個大將軍銜。

  曾是金正恩的“關鍵先生”2011年12月15日金正日去世時,張成澤是在其身邊接受遺命的核心領導成員之一。12月28日,在平壤舉行的金正日遺體告別儀式上,金正恩手扶靈車,緊隨其後的就是張成澤。

  作為金正日“扶靈七元老”之一,他彼時的地位可見一斑。

  那時的張成澤掌握著金正恩近衛部隊--護衛總局的權力,被認為是輔佐金正恩的團隊中,地位最為崇高的“二號人物”。

金正恩當政初期,亟須在國內樹立權威,而姑夫張成澤自然成為幫手。張成澤輔佐金正恩的最大功勞之一,是剷除了李英浩。

  同為金正日扶靈人的李英浩,是擁有次帥軍銜的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掌握著朝鮮的軍事大權,更被外界稱為金正恩的“軍部家庭教師”。而這樣一個在軍隊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朝鮮政壇高層看來“有功高震主”之嫌。

2012年7月,李英浩突然因健康問題被解職。隨後,被定性為“反黨、反革命分子”。韓國政府分析認為,李英浩的下台,“張成澤發揮了絕對作用”。

  “李英浩被解職,張成澤發揮了不少作用。這次事件讓朝鮮的權力版圖發生了變化。”韓國統一研究院的研究員趙漢凡表示。

  儘管也有分析認為張成澤“從根本上是保守派”,但在相對封閉的朝鮮政壇,張成澤的行事風格多少是有“改革”傾向的。憑藉良好的活動能力,張成澤在朝鮮核心權力部門、黨和軍隊幹部中間建立了廣泛的關係網。此外,他也更樂於“走出去”。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希爾曾評價張成澤,“相比其他人,似乎對朝鮮之外的世界更感興趣”。

  去年8月,在李英浩被解職的一個月後,張成澤率領約50余人的代表團,高調訪華。韓國《朝鮮日報》稱這次訪華“史無前例”。“除了金日成、金正日訪問中國和俄羅斯外,其他朝鮮高官帶領大型代表團外訪沒有先例”。

  訪華期間,張成澤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行政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身份,出席了中朝兩個經濟區開發合作聯合指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會上,雙方宣佈成立羅先經濟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中國獲得羅先特區三個碼頭的建設權和50年的使用權。

  回國後,朝中社發表文章全面介紹了張成澤的訪華成果。而外國媒體更是將此次中朝會面稱為“朝鮮經濟改革的標誌性事件”。此時的張成澤,作為名副其實的朝鮮政壇“二號人物”,風頭一時無兩。

  “張成澤訪華算是對朝鮮經濟改革的一次嘗試。雖然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朝鮮的政治體制,但也在為朝鮮的經濟找出路。”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教授朱鋒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張成澤不僅訪問過中國,也曾出訪韓國和歐美。2002年,韓國前農業部長韓甲洙接待過朝鮮代表團。在他的印象中,張成澤“有點羞怯,但絕不可輕視”。韓甲洙說,“大家的焦點都在張成澤身上,但他從不走到台前。當我們試圖拍照時,他盡力往後挪。”可以看出,在朝鮮政壇,張成澤行事如履薄冰。不過,他也有著聰明靈活的一面。《戰爭與和平:金正日死後的朝鮮將走向何方》一書曾描述,張成澤“酒量不錯,也很有趣,而且手風琴拉得很好。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張成澤在朝鮮政壇摸爬滾打數十年,成功打入最高權力核心。

  路透社將張成澤稱為輔佐金正恩的“關鍵先生”。韓國統一研究院的樸景重也認為,張成澤是金正恩的“最大支援者”,協助掃除了可能成為金正恩政權絆腳石的高層人士。“但他也是金正恩最大的威脅者。”樸景重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