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本P-1反潛巡邏機掛載新型空艦導彈首亮相
http://www.CRNTT.com   2020-02-25 12:43:48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中國國防報報道,2月1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一架P-1反潛巡邏機攜帶4枚首次公開亮相的新型空艦導彈進行試飛。從照片上看,4枚導彈採用試驗彈塗裝,外形與12式反艦導彈非常相似,因此被外界認為是12式反艦導彈家族中首款空艦型號。分析認為,新型空艦導彈由P-1反潛巡邏機搭載,作戰能力將得到最大發揮。

  由岸到空

  12式反艦導彈是日本新一代亞音速反艦導彈,目前公布型號包括岸艦導彈、艦艦導彈和空艦導彈。其中首個亮相的是岸艦導彈,12式岸艦導彈並非全新設計而來,而是現役88式岸艦導彈的升級版,於2015年正式服役,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隊駐熊本第5反艦導彈團。

  12式岸艦導彈沿襲88式岸艦導彈基本設計,但對導引模式進行改進,採用日本國產AAM-4B型中距空空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末端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另外該導彈在初段和中段採用複合制導方式,能以較低飛行高度接近目標。數據顯示,12式岸艦導彈全長約5米、彈徑0.35米,最大飛行速度0.9馬赫。以該導彈為原型,日本又推出17式艦艦導彈,於2019年裝備日本海上自衛隊。

  按照日本自衛隊裝備替換原則,在12式岸艦導彈和17式艦艦導彈出現的同時,應該還有一種新型空艦導彈亮相,即此次公布的新型空艦導彈。由於目前該導彈具體型號尚未公布,外界暫以12式空艦導彈代稱。未來,該導彈可搭載在P-1、P-3等反潛巡邏機和F-2戰術支援戰鬥機上,執行遠程反艦作戰任務。

  中規中矩

  按照慣例,新型空艦導彈性能仍以12式反艦導彈為基礎,而12式反艦導彈家族整體性能並無特別之處,唯一突出的是採用“慣導/GPS+地形匹配制導+末段主動雷達”的複合制導方式,使其打擊精度和抗干擾能力進一步提升。

  以12式岸艦導彈為例。該彈在飛行初段和中段採用慣導/GPS複合制導,輔以地形匹配制導,飛行末段則採用主動雷達制導,這種制導方式精度很高,加上發射載體本身不對外輻射信號,便於隱蔽突襲。另外,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可隨時調整路線,具有更好的目標識別能力和命中精度。不過,地形匹配制導功能對空艦導彈而言形同雞肋,除非日本賦予這種導彈對地攻擊能力,用於打擊敵方內陸縱深目標。

  從射程上看,目前12式岸艦導彈射程為200千米。日本防衛省考慮改良該導彈,使其射程達到400千米,這樣作為岸基導彈部署在九州至沖繩即“西南諸島”一線後,將強化日本“西南防禦”。在該導彈基礎上發展新型空艦導彈的話,其打擊半徑還將隨著空中載機航程進一步擴大。

  可以說,這次選擇P-1反潛巡邏機進行新型空艦導彈掛載試驗具有深意。P-1反潛巡邏機是日本川崎重工岐阜工廠製造的新一代反潛巡邏機,也是日本自衛隊除運輸機外,航程最遠、滯空時間最長的有人作戰飛機,其對海空目標探測能力超過美制P-3C反潛巡邏機。P-1反潛巡邏機巡航速度820千米/小時,巡航高度為1.1萬米,航程約8000千米。機上配備日本自行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對海搜索、導航、氣象和對空警戒等工作模式,可在高空發現潛艇的潛望鏡,還可引導反艦導彈發射。日本專家稱,該機機翼下掛載6枚新型空艦導彈後,可對敵方艦隊發起遠距離飽和式攻擊,“搖身”變成一架反艦轟炸機。

  難當大任

  不過,由於新型空艦導彈不具備隱身能力,加上亞音速飛行速度,作戰中將為對手留下攔截打擊機會。正因如此,該彈不適合執行對航母戰鬥群等防護嚴密海上目標的打擊任務。

  另外,作為新型空艦導彈的載機,P-1反潛巡邏機本身屬於一種二線作戰機種,該機的最大巡航速度僅相當於俄軍專司反艦作戰任務的圖-22M3“逆火”超音速轟炸機的1/3。在空中作戰中,高速意味著能夠快速抵達發射陣地,或最大限度躲避對手戰機圍剿。而P-1反潛巡邏機在掛載4枚至6枚反艦導彈後,飛行阻力進一步加大,速度進一步下降,很容易成為對手的打擊目標。由此看來,“P-1反潛巡邏機+新型空艦導彈”這一組合未來難當大任,其作戰用途主要是遠海巡邏,對缺乏防空能力和空中掩護的海上目標進行打擊,以及在高烈度海戰中配合高超音速武器實施攻擊。

  不過,“P-1反潛巡邏機+新型空艦導彈”這對組合仍被看作是日本近年來加快海戰進攻性武器發展的體現,值得外界關注。

  來源:中國國防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