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朝對華示好:外交破局需要從中國開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5 09:53:50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一篇名為《金正恩何以向中國示好》一文近日被刊登,作者為孫興傑。文章稱,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朝核問題再次熱了起來,尤其是金正恩連續示好中國,朝核問題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節點了嗎?伊核問題達成全面框架協議所帶來的示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朝核問題的態勢。

  該文章被刊登在8月10日的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上,文章稱,朝鮮示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攻為守,行夜路而大聲歌唱以壯膽之舉。可以料定,朝鮮面臨的國際壓力會遽然增加,即便“示好”,也不能逆轉已經形成的“大勢”。

  文章稱,朝鮮擁核與半島無核化形成了尖銳的矛盾,金正恩上台之後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以及隨後進行的多次導彈試驗(包括潛射導彈)使朝鮮已經形成了核威懾力。除了朝鮮之外,各方都堅持半島無核化,也就形成了兩個“陣營”:擁核還是棄核?
文章認為,核武已經成為朝鮮外交的巨大障礙,甚至說是死結。核武已經成為朝鮮生存與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核武也成為朝鮮這個沒有安全感的政權追求絕對安全的“殺手鐧”。然而,核武也是雙刃劍,一方面讓朝鮮得到了自以為安全的保護罩;另一方面也惡化了朝鮮的外交環境。
 
  文章稱,金正恩在第四次朝鮮老兵大會和朝鮮停戰紀念日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崇高敬意,並向烈士陵園獻了花圈,此舉在一度趨冷的中朝關係閃現了一絲暖意。中朝關係是不是到了“觸底反彈”的階段呢?至少金正恩已經流露出這樣的傾向。在9月份即將發生的兩件大事,也讓朝鮮不得不重新思考和修復中朝關係,一是中國即將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的大閱兵,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展開任內首次對美國事訪問,朝核問題也將成為中美兩國共同關注的焦點,且中國在伊核問題談判上扮演了非常積極的角色。

  對金正恩來說,上任將近四年卻沒有踏出國門,自去年7月以來的外交突圍,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一度熱絡的朝俄關係在今年紅場閱兵式“爽約”之後也趨於冷淡。在過去的一年中,朝鮮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錯”,與日本、韓國、俄羅斯都有過接觸,試圖打開朝鮮外交的突破口,但每每鎩羽而歸。

  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些大國對朝鮮已經失去了信任,在約束朝鮮發展核武的議題上形成了基本的共識,任何一方都不會突破聯合國的決議而與朝鮮發展緊密的外交關係。此外,東北亞地區的實力結構與冷戰時期大相徑庭,中國成為東北亞地區最重要的大國,中俄關係要遠遠比朝俄關係更重要,朝鮮要游離於各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幾無可能。
文章稱,朝鮮轉了一圈,碰了一鼻子灰,才慢慢明白,外交破局需要從中國開始。中國的閱兵儀式是金正恩外交首秀的機會,既可以改善中朝關係,又符合朝鮮“革命建國”的合法性基因。至於金正恩會不會出現在閱兵的觀禮台上,尚難定論。
文章稱,這次示好中國,到底是金正恩外交政策的改弦更張,還是反覆無常的延續,可能連金正恩都不能確定。如果金正恩要來,中國也是歡迎,但絕不能出現臨時“爽約”的鬧劇。另外,在習近平訪美之前,中朝國家領導人能夠就朝核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符合朝鮮的根本利益。

  文章認為,從整體來講,擁核的朝鮮處境越來越不妙,即將卸任的奧巴馬以及任期過半的朴槿惠都想在朝核問題上有所突破。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