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媒:金正恩“比核彈還危險與不可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7 18:15:10


 
  就算國際社會並未正式承認,朝鮮可能仍懷有期待,成為像印度、巴基斯坦或以色列一樣,在核不擴散條約(NPT)體制外的核武持有國,同時藉此要求與美國對話。

  《中央日報》評論稱,朝鮮透過第4次核子試驗,來測探習近平的忍耐底線。而美國則因大選將至,要達到在安理會訴諸制裁,看來困難,但隨共和與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要求對朝鮮做出戰略性決斷,朝核很可能成為美國大選的爭論議題,奧巴馬總統也可能在任內重新檢討對朝政策。

  《東亞日報》則表示,這次核子試驗,再次確認金正恩不可預測,現在正是中國考慮到底要將朝鮮視為“資產”而袖手旁觀到何時的時機。該報認為,相較於將朝鮮當作“緩衝地帶”,由韓國主導的韓半島和平統一,更對中國的安定繁榮有所助益。

  “探測習近平的忍耐底線”

  中道立場的《韓國日報》指出,美國的敵視政策,是讓朝鮮會持續培育核武的理由。核子試驗能讓金正恩在5月將至的朝鮮勞動黨大會上,作為業績誇示,但這次國際社會的譴責,比任何時候都來的大。金正恩掌權後,在朝鮮境內多處設置經濟開發區,並圖謀外資留守,但若國際制裁被強化,經濟開發將成泡影。

  進步派的《京鄉新聞》,則對美國和韓國政府有所批判。該報認為,朝鮮希望透過與美國協商,一次解決核武問題並締結和平協議,來保障體制安全,卻為美方所拒絕。奧巴馬總統對朝核問題消極對應,立場在採取制裁與放任之間來回,造成朝鮮第4次核子試驗的危險狀況。

  該報並指出,朴槿惠總統只是不斷喊出“不容朝核”的原則,卻無法揭示具體的解決方法。當下所需的是能將朝鮮導入至國際社會的誘因與說服,但韓國政府卻缺乏這樣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