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探究日本車企認證欺詐的制度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4-06-16 13:36:40


這是2020年在日本東京拍攝的豐田汽車公司標誌。(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日本車企認證造假事件近期持續發酵,國土交通省先後對豐田、雅馬哈發動機、鈴木、本田和馬自達總部開展現場檢查。6款問題車型何時恢復出貨,以及國交省會否出台行政處分成為關注焦點。

  記者調查發現,日本車企管理的制度性漏洞與認證制度滯後成為滋生欺詐操作的溫床。專家認為,制度痼疾引發的欺詐醜聞恐進一步衝擊日本製造形象。

  車企管理的制度性失誤

  首先,日本車企對認證業務的統籌管理出現漏洞。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董事長)豐田章男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整個公司沒有一個人掌握認證業務全貌,如果在最終的認證實驗階段發現問題,需要在短時間內推倒重來,將為企業帶來巨大負擔。

  日經xTECH網站編委木村岳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豐田的情況表明企業管理懈怠,給造假行為開了綠燈。企業應該強化管控、把握認證業務全局。

  此外,日本汽車業在解決問題時倚重現場實踐和經驗,認證測試也往往過度依賴一線員工。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0日報導稱,這為逃避計算機監控的欺詐活動提供了空間。應該盡快構建運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以高效監測與消除欺詐操作的系統,這是豐田過去改革中“被遺忘的項目”。

  日本瑞穗銀行商務解決方案部主任研究員湯進認為,企業內部認證管理缺少透明度、企業長期對一線員工過度信任、缺乏機制化管理是造成認證造假持續不斷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