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7.5%增長目標:中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7 09:27:17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5日載文《經濟學家們的反應:中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摘要如下:

  隨著中國的立法機關在北京召開會議,官員們公布了今年的各項目標,並通過一系列新聞發布會罕見地向媒體開放。

  截至目前,外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中國)總理提出的GDP增長、就業率和通脹率目標。當(他)宣布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依然保持在“7.5%左右”水平後,市場情緒振奮。但專家們隨即開始討論:這一增速是否能夠實現,總理口中所說的“左右”一詞到底有何含義。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偉:新一屆政府承諾加快改革,管控債務風險,治理污染,同時依然維持7.5%的增長目標。這太具有挑戰性了。或許注意到目標有可能難以完成,決策者們使用了“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和“靈活的增長目標”等新詞匯,賦予自己一定靈活度。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魏利和王志浩:如果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實現該目標將需更多政策支持。一些改革人士提出7%或7%-7.5%的目標,但最後的決策表明,缺少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速,北京無法改革。7.5%的目標向各省發出強烈信號:儘管中央政府正在推動痛苦的改革,但依然會確保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速。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斌:7.5%的增長目標給結構性改革帶來更大壓力。它表明,這些將在短期內帶來中性或積極影響的改革,將推進得更迅速,包括行政改革、財政改革、金融改革、鼓勵私人資本投資某些重要產業和放開計生政策等。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經濟學家洪雅克和普裡查德:該目標與外界大多數預期一致,與此同時總理重申控制地方債務風險,加強監管影子銀行,減緩固定投資增速。表面看這些目標相互矛盾,但它顯示,與過去不同,決策者不再傾向於不惜代價保持增長目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