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謝里法漫談藝術創作與寫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4 21:25:26


謝里法幽默回應現場觀眾提問。
 
“謝里法談寫作"

  “我會寫作,是被鼓勵出來的!一開始我是自以為會寫,但不斷受到鼓勵,後來我就真的很會寫了!"謝里法大約是在1970年代開始寫作,他坦誠,自己一開始寫得很辛苦,常常要重新謄寫、改了好幾遍才寄出去。

  開啟謝里法寫作契機的,是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海外專欄編輯高信疆向他邀稿,於是謝里法寫了三千多字的文章“從現代中國美術史來看徐悲鴻的地位",大獲高信疆的讚賞,並將他推薦給剛成立的“雄獅美術"雜誌,後來便開始在雄獅美術連載“和阿笠談美術"專欄,“阿笠"是謝里法虛構的女高中生,他透過以書信體的口語方式,深入淺出地向這位想像的讀者介紹美術知識,希望高中生都能看得懂,後來便集結成書,“美術書簡:阿笠"與“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成為他兩本代表作。

  謝里法表示,美術史與美術運動史的不同,在於美術史是“無始無終",美術運動史“有始有終"。美術史的寫法,什麼時候開始有資料,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寫,若將來又挖掘到新的史料,又可以補進去;但運動史,是一個思潮的興起,再加上一段時間的活動,是有始有終。

  謝里法表示,他撰寫美術運動史,就是為了寫日據時代那一段約二十年時間裡,藝術家的思潮與活動。起初他以批判的方式來看台灣前輩畫家,後來覺得,這是台灣第一本寫他們的美術史,不能夠太過份的批判,因此又修改為比較溫和、平鋪直述的撰寫方式。在藝術雜誌連載時,很多前輩畫家開始注意到謝里法正在撰寫關於他們的美術史,因此有許多畫家也寫文章到雜誌社或投稿更正。沒想到因此讓謝里法下筆時膽子更大,謝里法表示,因為會有人來更正,他就不必找很多資料才敢寫,只要猜個大概,就寫出來了,反正寫了會有人更正,所以“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就在“大膽假設,別人求證"的連載中,後來集結成為台灣第一本美術史專書。謝里法笑說:“我敢寫純粹是因為我膽子大,加上當時我住在紐約,所以別人看了不高興,也不敢打電話到紐約來罵我,因為電話費很貴!"

  謝里法後來又透過大陸的出版社幫忙,找到了八位日據時代享有盛名,但因逃到大陸而被時代埋沒的藝術家、文學家、舞蹈家的資料,出了一本《台灣出土人物誌: 被埋没的台灣文藝作家》。近年謝里法更進一步,以台灣畫家為藍本,陸續寫了台灣美術歷史小說《紫色大稻埕》(2009)、《變色的年代》(2013),為台灣的美術增潤了歷史的想像空間。

 林富男與謝里法有多年的交情,在演講結束後,林富男表示,謝里法對台灣藝術研究院長年的奉獻,備受院士們的尊敬與愛戴;謝里法出版多本台灣美術史專書,筆耕不輟,是台灣美術的活歷史,也是台灣美術史的權威學者,他見證了台灣文化的轉折與變遷,在紀錄台灣美術史的同時,又以旺盛的創作力,透過策展、繪畫與寫作等方式,激盪眾人的想像力與藝術觀,期待未來謝里法回憶錄的出版,將是他留給台灣最寶貴的文化遺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