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千畬演講:共築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 |
中評社高雄12月3日電(作者 麥惠珍)2020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於11月24日下午進行兩岸藝術分論壇。台灣方面出席的專家學者,透過視訊全程參與藝術分論壇。台灣藝術研究院活動組長林千畬演講“共築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
演講內容:大家好!我是本次台灣場主講人台灣藝術研究院活動組組長林千畬,今年26歲,因為這次學術界先進前輩真的太多了,所以我也只能以最貼近自己角度的方式,也就是台灣青年的淺見與生活遭遇來帶入主題,內容會比較白話、簡單,還請各位多多見諒!
我真正體會兩岸交流的開始是前年2018年,前年的我曾在北京中華文化論壇上提過一種最快認識台灣的方式,是用迷路去體會,無論是哪一國人迷路了,只要隨意向台灣的任何人問路,人們都會帶你從大街穿越到小巷找到正確地點。熱心、正直、善良,這是台灣人的美。這次我想藉由最貼近平常成長與生活的地方去帶大家了解我們彼此的距離,例如:我喜歡在福建街上吃早餐,福建街上有滿滿異國食物與台灣小吃,隔壁的廣東街也毫不意外的都是美食,你們也知道,廣東是美食之都嘛,剪頭髮跟悠閒喝咖啡的是廈門街,是不是那種邊喝咖啡,邊瞭望鼓浪嶼的感覺都從腦中冒了出來呢?此刻的我在台灣,身邊環繞著這些路名,更不時惦記著、複習著對岸朋友們熟悉的地方。另外,高雄師範大學前是和平路,這是台灣的命名之美,故重要的是,也不時提醒我們,原來我們那麼近。
文化是透過堆砌與累積而成,像座渾然天成的雕塑品,堆砌的路程由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成就,文化的可貴也就在於大家都是共同體,在認同中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平常的我很喜歡看展覽,自從疫情開始,對岸的朋友們無法來台灣之後,畫作或藝術品怎麼好像也跟著不見了,蠻希望還能透過北京大學各位學術泰斗與前輩的力量,給藝術創作者一個好的平台可以來台灣展覽。台灣藝術研究院也能為內地藝術家們在台灣開展覽安排各項事宜,成為來台展出有力的後盾,同時也希望北京大學可以做為我們兩岸文化交流展覽最穩固的基石。
我構思了兩種方式能有效增進彼此的交流:第一個:藝術是人文思想的體現,利用藝術作品的展覽來讓兩岸體會互相的想法,是最簡單與親切的方式。
第二個:衝突往往來自於不了解,如果一直有戒心始終會走向排斥,我認為中華文化論壇應納入更多青年族群,讓所有討論除了能更時事化,更多的了解,也能讓資訊交流的速度提升。一切的基礎始於互信,我們要透過相信才能讓整個社會更和諧與穩定。
今年的疫情讓彼此交流的熱度逐漸散失,今天我們能再度聚首一起,溝通交流就是最有溫度的開始,打從心底非常開心,共築兩岸文化基礎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握當下,想到什麼就提出來分享,分享是,不吝嗇把生活中的經歷與點滴告訴所有人,有個名言這樣說:sharing is a much better way to communicate than proving-Yo Yo ma(分享更勝彰顯自我)讓我們不再只是駐足不前,一起攜手共同往前!謝謝大家!
會後林富男院長說到,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基石,未來需透過持續合作,開啟青年論壇,形成文化園區,期待明年可以在高雄見面,我們明年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