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披實:泰國的“明星總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6 11:37:51  


 
  時隔一年,阿披實問鼎總理寶座的進程就已經由很遙遠變得很真實了。繼今年9月前總理沙馬因違憲案下台後,12月2日,泰國憲法法院又以選舉舞弊為由,判決解散人民力量黨等三個執政黨,並禁止三黨的執行委員在5年內從政,頌猜政府隨之倒台。這一次大選前,由於提前獲得了軍方、工商只和民盟的支持,阿披實的行情看漲。

  泰國媒體披露,泰國軍方曾以“國家重要人士要求更換執政黨”名義介入政黨組閣事宜,直接導致原執政聯盟解體。泰國各只,特別是工商只人士也普遍呼籲“政黨輪換執政”,他們認為,如果仍由前人民力量黨的替身為泰黨來組建新政府,民盟必將再次出來集會示威,屆時仍將國無寧日。此外,隨著原頌猜政府的下台,被憲法法院宣佈解散的原人民力量黨出現分裂,民主黨成功“策反”原人民力量黨旗下的奈溫.啟周政治集團,獲取下院多數的重要保證。

  在這樣的情勢下,“阿披實出任泰國總理”的呼聲水漲船高,甚至被一些媒體稱為“泰國人內定的總理”。果然,2008年12月15日,經國會下議院特別會議選舉,阿披實得票超過半數,順利當選泰國第27任總理,正式為後他信時代劃上了一個句號。

  “潘朵拉的盒子”能蓋上麼?

  軍事政變兩年多來的事態發展證明,泰國當初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釋放出的是暴力、仇恨、不擇手段。民主的遊戲規則屢屢被踐踏,立法和行政威信幾乎蕩然無存,街頭示威之勢大到佔據總理府甚至民航機場,簡直是無政府狀態。“泰式民主”困境給新總理出的難題可謂是環環相扣。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如何擺脫“街頭政治”對民選政府的威脅。前兩任總理的任期均未超過一年,最直接的原因是反政府勢力民盟的支持者“黃衫軍”在街頭不斷搞反政府大規模遊行示威,進而利用司法體系讓政府倒台。阿披實當選新總理,他信陣營的支持者“紅衫軍”本來就心有不甘。同時,阿披實表示將會繼續推動對他信瀆職等案件的審理,這肯定會激起親他信的為泰黨和“紅衫軍”的強烈反對,再度激化兩派,引發動盪。阿披實要彌合分歧、穩定政局,難度很大。“紅衫軍”很有可能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用“街頭政治”的方式對阿披實政府施壓。

  更深層的問題是如何減少軍方干預,重塑民主威信。從泰國的實際權力結構來看,民選政府與國王、軍隊構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國王被視為“法王”,繫宗教道德權威和政治權威於一身,一般不輕易支持誰反對誰;但是政治意志強烈,經常“手癢”的軍方對民選政府的威脅則是致命的。軍政府或軍方扶植的政府是泰國政壇上的一種傳統現象,但這也是民主國家的大忌。阿披實和民主黨在競選的過程中,獲得了軍方的支持;但成功上台後,他所要解決的問題卻是如何有效減少、拒絕來自軍方的政治干預,讓泰國成為更成熟、穩重的民主國家。阿披實是否具有這種成熟的政治手腕,尚有待觀察。

  佈滿荊棘的執政之路

  阿披實在上台前就曾表示,如果民主黨組閣成功,新政府將以實現國家和諧和團結以及發展經濟為優先任務。這兩項任務可都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阿披實的執政之路無疑佈滿荊棘。

  首先,他試圖彌合分歧、謀求和諧的難度很大。泰國近年來的動盪,表面上看是親他信與反他信兩股力量鬥爭的延續,追根溯源,則在於分化的兩派社會勢力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利益衝突。農民和城市草根階級佔到了泰國人口的70%,擁有國民財富大多數的卻是城市中產階級及傳統保守勢力。如果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得不到改善,泰國社會的巨大創傷,就沒有辦法得到癒合。泰國學者指出阿披實的一大缺陷在於一直無法和草根階層建立關係。含著金鑰匙出身、一派精英模樣的阿披實或許符合曼谷知識分子對總理人選的標準,但卻難以博取鄉村農民的好感;做了近三年反對黨領袖,他很少到曼谷以外或民主黨南部心臟地帶以外的地方。

  其次,他要振興低迷困難的經濟並非易事。長期動盪使得泰國經濟元氣大傷,股市大跌,泰銖貶值,作為支柱產業的旅遊業遭受重創,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外部需求銳減使得嚴重依賴出口的泰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都降低了泰國主權評級展望。泰國財政部長素察·他達探隆威預計,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將回落0.5%至1%,處於衰退邊緣。商只認為,阿披實的西方教育和經濟學背景,能夠促進泰國與西方國家交流,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阿披實也承諾將擔任政府經濟班子總負責人,並採取包括減稅、加大公共投入等內容的刺激經濟計劃。但是,被沙馬譏為“不成熟的芒果”的阿披實,從來沒擔任過重要政府職務,又受到多黨牽制,能否迅速振興經濟,確實是個問題。

  令人期待的地區政策

  相比起國內政局的坎坷前景,阿披實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地區政策似乎讓人覺得更為樂觀一些。

  在東盟方面,阿披實表示將儘快組織召開因泰國國內政局不穩而推遲的第14屆東盟峰會。他在當選後的第二天即分別與東盟秘書長素林和東盟各國外長通電話,重申泰國對主辦第14屆東盟峰會充滿信心並已為此做好準備。民主黨的發言人也表示,在向國會宣佈施政綱領後,阿披實的新政府將立即召開內閣特別會議,專門就東盟峰會及相關會議進行磋商。實際上,泰國大選當天,《東盟憲章》也在雅加達的東盟外長會議上舉行了生效儀式。作為東盟輪值主席的泰國能否促進東盟峰會達成新的成果,接下來就要看阿披實政府的表現了。

  中泰關係方面也展現了良好的願景。阿披實曾經兩度訪華,最近一次是在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毫不避諱自己的中國血統,並表示,希望能在北京早日建成泰國文化中心;同時也注意到中國在很多大型項目方面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希望中泰能加強兩國企業在基礎設施特別是火車、地鐵等大型工程項目方面的合作,並進一步開發湄公河的航道運輸能力。阿披實在中泰交往上的積極態度,無疑為兩國今後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廣潤空間。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9年3月號,總第13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