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通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2 14:06:40


 
  (六)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

  針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迫切需求和薄弱環節,設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加強整體統籌,明確任務邊界和研發重點,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為核心、現有研發布局為支撐的“1+N”人工智能項目群。

  “1”是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聚焦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的前瞻布局,包括研究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自主協同控制與決策等理論,研究知識計算引擎與知識服務技術、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群體智能關鍵技術、混合增強智能新架構與新技術、自主無人控制技術等,開源共享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持續開展人工智能發展的預測和研判,加強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綜合影響及對策研究。

  “N”是指國家相關規劃計劃中部署的人工智能研發項目,重點是加強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的銜接,協同推進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技術突破和產品研發應用。加強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銜接,在“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集成電路裝備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支持人工智能軟硬件發展。加強與其他“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相互支撐,加快腦科學與類腦計算、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智能製造與機器人、大數據等研究,為人工智能重大技術突破提供支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繼續推進高性能計算等重點專項實施,加大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加強對人工智能前沿領域交叉學科研究和自由探索的支持。在深海空間站、健康保障等重大項目,以及智慧城市、智能農機裝備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部署中,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示範。其他各類科技計劃支持的人工智能相關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成果應開放共享。

  創新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模式,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重點突破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調動部門、地方、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實施。明確管理責任,定期開展評估,加強動態調整,提高管理效率。

  資源配置
  
  充分利用已有資金、基地等存量資源,統籌配置國際國內創新資源,發揮好財政投入、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撬動企業、社會加大投入,形成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多方支持的新格局。

  (一)建立財政引導、市場主導的資金支持機制。

  統籌政府和市場多渠道資金投入,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盤活現有資源,對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平台建設、創新應用示範等提供支持。利用現有政府投資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項目,鼓勵龍頭骨幹企業、產業創新聯盟牽頭成立市場化的人工智能發展基金。利用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及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實施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二)優化布局建設人工智能創新基地。

  按照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和框架,統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建設若干國際領先的創新基地。引導現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基地,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開展研究。按規定程序,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組建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技術和產業創新基地,發揮龍頭骨幹企業技術創新示範帶動作用。發展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化眾創空間,促進最新技術成果和資源、服務的精准對接。充分發揮各類創新基地聚集人才、資金等創新資源的作用,突破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應用示範。

  (三)統籌國際國內創新資源。

  支持國內人工智能企業與國際人工智能領先高校、科研院所、團隊合作。鼓勵國內人工智能企業“走出去”,為有實力的人工智能企業開展海外併購、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和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提供便利和服務。鼓勵國外人工智能企業、科研機構在華設立研發中心。依托“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建設人工智能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研究中心等,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應用。推動成立人工智能國際組織,共同制定相關國際標準。支持相關行業協會、聯盟及服務機構搭建面向人工智能企業的全球化服務平台。

  保障措施

  圍繞推動中國人工智能健康快速發展的現實要求,妥善應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挑戰,形成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制度安排,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化環境,夯實人工智能發展的社會基礎。

  (一)制定促進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範。

  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倫理道德框架。開展與人工智能應用相關的民事與刑事責任確認、隱私和產權保護、信息安全利用等法律問題研究,建立追溯和問責制度,明確人工智能法律主體以及相關權利、義務和責任等。重點圍繞自動駕駛、服務機器人等應用基礎較好的細分領域,加快研究制定相關安全管理法規,為新技術的快速應用奠定法律基礎。開展人工智能行為科學和倫理等問題研究,建立倫理道德多層次判斷結構及人機協作的倫理框架。制定人工智能產品研發設計人員的道德規範和行為守則,加強對人工智能潛在危害與收益的評估,構建人工智能複雜場景下突發事件的解決方案。積極參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加強機器人異化和安全監管等人工智能重大國際共性問題研究,深化在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國際規則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二)完善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政策。

  落實對人工智能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財稅優惠政策,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企業發展。完善落實數據開放與保護相關政策,開展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改革試點,支持公眾和企業充分挖掘公共數據的商業價值,促進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研究完善適應人工智能的教育、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政策體系,有效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社會問題。

  (三)建立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體系。

  加強人工智能標準框架體系研究。堅持安全性、可用性、互操作性、可追溯性原則,逐步建立並完善人工智能基礎共性、互聯互通、行業應用、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等技術標準。加快推動無人駕駛、服務機器人等細分應用領域的行業協會和聯盟制定相關標準。鼓勵人工智能企業參與或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以技術標準“走出去”帶動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在海外推廣應用。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健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化互動支撐機制,促進人工智能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建立人工智能公共專利池,促進人工智能新技術的利用與擴散。

  (四)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和評估體系。

  加強人工智能對國家安全和保密領域影響的研究與評估,完善人、技、物、管配套的安全防護體系,構建人工智能安全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預測、研判和跟蹤研究,堅持問題導向,準確把握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增強風險意識,重視風險評估和防控,強化前瞻預防和約束引導,近期重點關注對就業的影響,遠期重點考慮對社會倫理的影響,確保把人工智能發展規制在安全可控範圍內。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實行設計問責和應用監督並重的雙層監管結構,實現對人工智能算法設計、產品開發和成果應用等的全流程監管。促進人工智能行業和企業自律,切實加強管理,加大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違背道德倫理等行為的懲戒力度。加強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技術研發,強化人工智能產品和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構建動態的人工智能研發應用評估評價機制,圍繞人工智能設計、產品和系統的複雜性、風險性、不確定性、可解釋性、潛在經濟影響等問題,開發系統性的測試方法和指標體系,建設跨領域的人工智能測試平台,推動人工智能安全認證,評估人工智能產品和系統的關鍵性能。

  (五)大力加強人工智能勞動力培訓。

  加快研究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結構、就業方式轉變以及新型職業和工作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適應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和就業培訓體系,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和社會化培訓機構等開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訓,大幅提升就業人員專業技能,滿足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高技能高質量就業崗位需要。鼓勵企業和各類機構為員工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訓。加強職工再就業培訓和指導,確保從事簡單重複性工作的勞動力和因人工智能失業的人員順利轉崗。

  (六)廣泛開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動。

  支持開展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動,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能的科普與推廣,全面提高全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建設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各類人工智能創新基地平台等的科普作用,鼓勵人工智能企業、科研機構搭建開源平台,面向公眾開放人工智能研發平台、生產設施或展館等。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鼓勵科學家參與人工智能科普。

  組織實施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是關係全局和長遠的前瞻謀劃。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制,瞄准目標,緊盯任務,以釘釘子的精神切實抓好落實,一張藍圖幹到底。

  (一)組織領導。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由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牽頭統籌協調,審議重大任務、重大政策、重大問題和重點工作安排,推動人工智能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指導、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規劃任務的部署實施。依托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際聯席會議,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加強與其他計劃任務的銜接協調。成立人工智能規劃推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科技部,具體負責推進規劃實施。成立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研究人工智能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對人工智能重大決策提供咨詢評估。推進人工智能智庫建設,支持各類智庫開展人工智能重大問題研究,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二)保障落實。

  加強規劃任務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進度安排,制定年度和階段性實施計劃。建立年度評估、中期評估等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評估機制。適應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特點,根據任務進展情況、階段目標完成情況、技術發展新動向等,加強對規劃和項目的動態調整。

  (三)試點示範。

  對人工智能重大任務和重點政策措施,要制定具體方案,開展試點示範。加強對各部門、各地方試點示範的統籌指導,及時總結推廣可複制的經驗和做法。通過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推進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

  (四)輿論引導。

  充分利用各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及時宣傳人工智能新進展、新成效,讓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成為全社會共識,調動全社會參與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積極性。及時做好輿論引導,更好應對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倫理和法律等挑戰。

  (來源:中國政府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