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華市金東區嶺下釜章村進行了行政村規模調整,圖中含參與調整的釜章、王溪、河口三個村。 |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浙江在線訊,2018年12月16日,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六大山村與相距800米的金溪村合併,一個全新的金溪村正式掛牌成立,六大山村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短短十多天,“六大山村”村民們驚喜發現,村莊發展像被按下了加速鍵,不僅期盼多年的環村公路終於開建了,打通原來兩村山前的“斷頭路”工程也重新開啟了……
這只是金華1600多個已撤並行政村中的一例。2018年10月,占全省行政村總量六分之一左右的金華開始探索行政村規模調整,計劃用6個月時間將行政村數量縮減30%左右。截至2018年底,只用2個多月時間,該市行政村數量縮減比例已達35.8%,計劃提前完成了,更可喜的是整個行政村規模調整過程平穩有序。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鄉村振興、農村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金華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的,這一探索背後有什麼故事?歲末年初,記者在八婺大地走訪,一探究竟。
縮減超三成 一切為發展
調整前,金溪村和六大山村都不大,村民人數都在300人左右,且多以務農為主。“實話講,我們的戰鬥力沒有金溪村強,很多工作以前也想做,可很難推進。”合併後的金溪村村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喻志有說,六大山村相對豐富的水、山林等資源也被金溪村人所“羨慕”,“我們雖各有資源,但靠單打獨鬥,發展都十分有限。”
在金華,像這樣的村莊並不少見。
金華此前共有4457個行政村,其中,300人以下的占比達26%。行政村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實力弱,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一大難題。與此同時,一些地方也產生了農林水基礎設施、文化設施等重複建設、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調整行政村規模勢在必行。金華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華專門成立了市、縣兩級行政村規模調整辦公室,由市縣兩級組織部門、民政部門牽頭協調,各鄉鎮(街道)蹲點調研後提出方案,在此基礎上廣泛徵求黨員群眾、“兩代表一委員”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