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海寧開出一家公益餐館,盈利全部做慈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12 15:58:19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眾籌,眼下已儼然成為一種時尚。

  浙江日報報道,在浙江海寧,有這樣一群行善之人,他們將眾籌元素注入公益,帶動更多向善之人加入愛心隊伍。

  100名股東,100天時間,眾籌100萬元,海寧開出了第一家公益素食館——南關廂素食館。專業經營,餐館盈利全部用於公益,賬目公開。

  “吃一餐飯,就是參與一次公益活動。”發起人柴國榮說,他們希望通過經營這家小小的餐館,讓公益組織學會“造血”,讓更多人感受到公益的力量。

  開業一周多,這家餐館平均每天盈利3000多元。讓發起者感動的是,許多人進店了解到他們的初衷後,紛紛要求入股。

  感受愛,素食餐館暖意濃

  冬日暖陽灑滿古樸的南關廂老街。推門進入南關廂素食館,我們看到:取餐台前,擠滿食客,但是卻井然有序。大家自取食物,然後拼桌吃飯,幾乎人人光盤。

  “東西好吃,還能獻愛心,何樂不為?”78歲的杜富達說,得知經營餐館的義工去大涼山關愛留守兒童後,他特意帶了幾個老夥伴一起來聚餐,感受下正能量。

  生意的火爆,讓股東之一的吳女士也未曾料到。“我連來三天,終於吃上了一頓飯。”她說,前兩天中午過了12時來,飯菜已全部賣完。

  “許多顧客就是衝著公益二字而來,他們的捧場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素食館負責人陳建龍說。

  “微信朋友圈都在推薦公益素食館,我今天特意來捧場。”小沈帶了兩個小姐妹一起來就餐。沒找到座位,她站著將飯吃完,卻沒有一絲抱怨。臨行前,還掏錢買了份愛心餐。
這份愛心餐,可以幫助到一個急困的人。“我們將愛心餐提供給老弱病殘者,在嚴冬為他們送上份熱氣騰騰的飯菜。”陳建龍說。

  雖然是眾籌,但素食館做得十分專業。“我們不能只憑一時的創意吸引食客,更應在菜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柴國榮說,餐館經理曾是海寧一家大酒店的大堂經理,廚師和服務員由杭州一家知名素食餐廳進行培訓。

  托起愛,義工組建後援團

  “100名股東,100天時間,眾籌100萬元,這個過程,讓大家見證了我們海寧義工的力量。”對此,柴國榮很是自豪。

  的確,這家公益素食館處處打上了義工的烙印。每天,店裡都會有三五名義工前來幫忙,跑堂、洗菜、洗碗。

  “義工QQ群裡一喊,大家爭先恐後。”66歲的史勤玉說,“今天我連著洗了兩個多小時的碗筷,累是累點,但心裡高興。”

  在銀行上班的李宏,中午一下班就開車趕過來幫忙。他一臉憨厚地告訴記者:“我和愛人都是義工。”

  素食館運作如此順利,與海寧5000多名義工分不開。據了解,海寧義工委員會自2011年成立後,已由最初的10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5000多人。

  在素食館的收銀台,阿素面帶微笑,動作麻利。誰能料想,她上個月還在杭州一家服裝廠做設計師。

  “我是海寧人,也是一名義工,覺得這事特別有意義。”阿素說,她辭掉了杭州的工作,專心來幫忙打理餐廳。同樣,高個的波波,也被公益二字吸引,放棄了酒吧每月七八千元的工資,來到素食館做跑堂,月薪才兩千元。“在這裡做事,不嘈雜,心裡很安靜。”

  “你知道嗎,餐館裝修的活,大家都搶瘋了。”柴國榮說,原本預算造價要64萬元,三家裝修公司得知他們的打算後,竟一路價格往下競標。

  “33萬元,不夠的都由我貼,大家不要跟我爭了。”就這樣,經營著一家裝修公司的義工吳曉忠,“虧本”搶下這單生意。裝修期間,有人送來花草,有人提供字畫,讓發起者倍感溫暖。

  “我們派人去杭州一家素食店學藝,當老板得知我們的創意後,他主動要求入股,還提供免費培訓。”陳建龍說,開業後他還專門派廚師長來幫忙,確保素食館正常運作。

  傳遞愛,心頭善意被點燃

  3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柴國榮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條準備眾籌辦公益素食館的消息。未料到,短短兩個小時,就有36個好友表示願意加入。柴國榮的另一個身份是海寧義工委員會副會長,他身邊聚集著一批熱心慈善的朋友。

  成為義工已十幾個年頭,柴國榮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公益事業自身實現“造血”。“如果一直靠募捐,慈善很難做持久。”柴國榮本身是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對商業運作很是在行。原本,他想與幾個朋友一起投資開素食館,盈餘用於慈善,但響應者之多,大大出乎意料。

  眾籌,這個字眼閃現在柴國榮的腦海中。“總投資大概需要100萬元,分成100股,每人可認領一股。”創意一出,3天時間就籌到了100萬元。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剛剛創業的大學生,拿出自己的5000元積蓄,向母親借了5000元,非要入股。”陳建龍告訴我們,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還有的市民家裡條件一般,就四五個人合凑起來,鐵了心也要入一股。

  愛在傳遞中升溫。“一天,一個顧客吃完晚飯,在店裡等我到晚上9時。”柴國榮說,那人就是為了當面要求入一股,並在附近取款機上提了一萬元現金。拗不過,柴國榮只好自己讓出半股,讓他也入了半股。

  “這就是公益傳遞出來的力量,讓人振奮。”柴國榮決定,接下來再次眾籌,若條件具備,就開出第二家公益餐館。“這次每股金額不再限定。”柴國榮說道。
屏蔽此推廣內容採訪當天,記者巧遇賈雅婷,她是上海黃浦區公益慈善聯合會的會長。“我們覺得海寧這家公益餐館的做法很有意義,特地來取經。”賈雅婷說,上海的公益平台更大,希望能用這一模式去影響更多心存善念的人。

  經過半天商討,柴國榮決定也要入股上海開辦的公益餐館,並將自己的運作經驗傾囊相送,以期公益素餐館能在上海打響名氣,點亮更多善良之燈。
公開,才能將公益裝進透明的櫃子。為此,經100名股東推薦,公益餐館建立了理事會,產生3名理事,並聘請了專業的經營組負責,所有賬目公開,盈餘全部打進義工委員會的專門賬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