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杭州建德“一戶一策一幹部” 點“土”成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12:13:15


 
  “要趕在早些年,這是辦不到的。”章仕斌講的“辦不到”,不是竹林不給力,而是林區道路不方便,他家最遠的竹林一個來回就得走上6裡路,竹子出山、竹笋出山,都得肩挑背扛,一天來回一趟已經很不錯了,費工費力不說,有產量卻沒產出。

  “市裡的林業科技幹部看到了問題,不斷奔走爭取,現在村裡修好了18公里的林區道路,村民也能用車子去拉了。”竹林道路的通暢,讓竹農們少了很多麻煩,還一下子降低了勞動成本,毛竹外運方便,出產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是麻指導給咱撐了腰,讓我們這個竹子專業合作社的腰杆更硬了。”作為村裡的書記和毛竹專業合作社社長,黨員“竹痴”付水福由衷地感到高興,麻建強等林業科技幹部除了幫修路,又指了一條增產增收的好路子:竹農嘗試發展笋竹兩用栽培技術和“一竹三笋”生產技術,畝均效益從原來的500多元提高到1200餘元,加上每年合作社牽頭做好管理竹林,做好全村竹子的收購、銷售,合作社在竹農裡的威信也越來越高。

  與三溪村的竹農一樣,十幾年前放下自己的木匠手藝,投身竹山的大同鎮江頭村村民吳有華一家發展了400多畝竹林。在林業科技幹部翁春餘的指導下,不僅自家的竹林年產30萬噸竹材、30多萬噸竹笋,他還組建了營林服務隊、森林消防隊、營林服務專業合作社,幫助周邊的林農促發展,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竹子種植大戶。

  修好一根枝,長勢五年終結果,讓“樹痴”信心更足

  跟著科技幹部邵慰忠去楊村橋鎮龍溪橋村走訪林農,一到戶頭,邵慰忠就沒影了。原來,一直精於美國薄殼山核桃培育技術的他,早就上樹修枝去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