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年接力繪美麗浙江 生態紅利惠千萬群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1 10:50:56


一對荷蘭夫婦在浙江省德清縣的一家“洋家樂”散步(2012年6月2日攝)。   
 
  久久為功謀求發展

  生態引領全域提升

  經過10年的探索和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於浙江,已然從盆景變風景、化苗圃為森林,成為全省幹部群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覺行動,並呈現出神形兼備、豐盈充實的全域化格局。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說,身為地方主官,要學會算未來的大賬: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文明素質的提高,以及長遠看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

  為給村民帶來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桐廬持續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垃圾分類和經濟指標之間沒有什麼聯繫,做好了也不能給GDP增速。”縣委書記毛溪浩坦言,身為地方官員,要有著眼未來的目光和遠見。“寧可速度慢一點,也要保護好生態﹔寧可各項榮譽少一點,也要用心抓經濟﹔寧可政府支出緊一點,也要擠錢惠民生。”如今的桐廬不僅GDP增速高於杭州市和浙江省,還成為全國首個申請全國文明城市的縣市。

  “小時候曾經游過泳的小河回來了。”2013年,浙江作出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五水共治”的決策部署,一場治水攻堅戰在全省範圍內打響。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清理垃圾河6492公里,治理黑臭河4481公里。

  “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和“名企、名品、名家”“四換三名”發展策略扎實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向縱深鋪開,星羅棋布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家園和市民休閑旅遊的樂園﹔全面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牢牢守住生態紅線,探索實施“考綠不考工”……中科院《2013年科學發展報告》顯示,浙江GDP發展質量指數居全國第二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