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舟山:青山綠水就地“生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7 07:42:42


浙江助推“五水共治”。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黃沙、裡陳、南洞三個自然村,居山坳腹地,三面環山,一面向海。這裡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幹公式鎮新建的社區。社區很多男勞力在外面做木匠、泥水匠、油漆匠,有能耐的把家也搬到了鎮上、城區。

  人民日報報道,“2004年12月,我當選為社區(村)黨支部書記,當了這個‘官尾巴、百姓頭’,其實壓力挺大的。這麼偏僻的村莊,怎麼走出自己的路,讓村莊換模樣,讓大夥腰杆直。”餘金紅在思考。有一天,餘金紅沿著山路走,遙望五雷山,突然冒出了主意:我們有青山綠水,不能搞旅游嗎?發展旅游產業,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把項目實情告訴村民,由村民代表大會來決定

  村裡的旅游產業怎麼做?

  祖籍舟山的寧波城市學院一位教授回老家,餘金紅就請他提些發展建議。教授說:“可以搞藝術寫生基地,充分利用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淳樸民風,讓青山綠水‘生錢’。”

  “這主意不錯!”餘金紅來了興趣。她和社區幹部先後到安徽西遞、西安袁家村實地考察,了解客源構成,考察運作模式,估算建設成本,還走門串戶實地“暗訪”,摸清村民經營的實際效益。

  全國藝術院校大學生采風實習基地的創意變成規劃報告後,餘金紅看了一知半解。來自上海、杭州、西安等地藝術院校的30多名專家教授齊聚南洞村,探討項目前景,細議規劃得失,評價文化創意。

  餘金紅也入門道了,她對項目規劃非常執著地堅持三點:保留青山綠水、鄉村特色,避免做資源的減法;改造南洞自然村,使之成為個性化、有品位、可持續的休閑農莊;要讓45歲以上居民在家門口就業,45歲以下返鄉創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