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義烏農村以生態資源入股 分享村莊發展紅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8 18:54:20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種一株薰衣草,能賣幾次?在義烏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進行的一場“田園革命”中,我們找到了答案:薰衣花田收費觀賞,再加工、銷售,一株薰衣草可以賣無數次。

  浙江日報報道,從種植薰衣草開始,跨界經營集休閑農業、生態旅遊、文化生活於一體的高品質產業集群,何斯路的“花田效應”正在香飄四野。

  落寞山村“紅得發紫”

  2008年以前,何斯路是義烏西邊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山村。那時候的村民何蘭,在這犄角旮旯的山裡,找不到“植根”的土地,也隨大流到外面做點生意。

  山村蝶變,始於2008年。這一年,在外經營物流多年的何允輝,放下產業、托付他人,回到何斯路村競選擔任了村委會主任,並在此後同時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何斯路村原名師路何村,何氏祖先為避北方戰亂,漂泊前來從師的路上,歇息時發現“此地狀似燕子窩,形態優雅,遂遷衍於此”。後因缺水,取“逝者如斯夫”中的“斯”替代“師”,祈盼有山有水。何斯路村,有如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般恬靜。

  農耕時代的理想田園,因為沾靠不到義烏迅猛發展的商貿物流和工業經濟,窮得漸漸被人遺忘,甚至被何氏後人遺棄。如何復興何斯路?

  2009年,何斯路村成立義烏市草根休閑農業經濟合作社,開始種植薰衣草。在外漂泊多年的何蘭,回到村裡扎根土地,與其他村民一起追尋“田園花夢”。他和20多名村民,搖身一變成為“產業工人”,領著工資下地幹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