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人接力文化情 十年波折“磨”一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30 16:04:58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在杭州出版社的專門的一間房間里,16個比人高出一大截的紅木書櫃圍住兩面牆壁,1559册硬殼精裝的文瀾閣《四庫全書》齊刷刷地排列就緒,准備上市。

  人民網浙江頻道報道,下個月,她將不再只是圖書管理的僅供參觀的館藏之物。尋常百姓若是有心有力,也可購入一部裝幀精美的修整影印本於室。

  記者抽出其中一本用於拍攝後,杭州出版社董事長徐海榮小心接過,捋平書頁,輕輕合上,親手重新放回專門定制的防潮防蟲的書櫃中。從徐榮海這里,記者知道,這滿櫃裝訂精美的書的背後所藏的,是文化的浩劫,也是文化的希望。

  文瀾閣《四庫全書》,戰火中幸存的曠世珍藏

  在那個仍需用筆毫親手書寫的時代,79337卷的數量,36304册的裝訂,10億字的記載——她是一部迄今為止世界上卷帙最為浩大的叢書;乾隆帝一命之下舉國上下數千人力的投入,國庫之中數千萬兩的花費,前前後後歷時十年的編纂——她可謂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化工程。

  她,就是《四庫全書》。

  當太平天國的鐵蹄塌踏過揚州和鎮江,文匯閣和文宗閣的兩部《四庫全書》被毀,當英法聯軍的槍鳴響徹了北京城,圓明園中的那一部也難逃一劫。如今,7部抄本僅留於世人4部,分別藏於台灣、蘭州、北京和杭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