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杭州現代民宿業發展 需實現“六個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6 11:12:09


洞橋鎮大溪村打造精品民宿。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近年來,受生態保護的限制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傳統農業發展困難增多,農民增收壓力加大。民宿作為一種新型業態應運而生,正逐漸成為杭州“三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杭州民宿產業在最近三年飛速發展。

  杭州日報報道,據統計,現已有民宿2000多戶,床位3.5萬張,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對民宿的建設裝修等投入累計超過30億元,產值已超過7億元,部分集聚區的民宿村,戶均年收入達到30萬元左右。雖然各區縣(市)發展不平衡,但均呈現出蓬勃興起的良好勢頭。

  民宿業發展遇到的問題

  杭州民宿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制約因素和瓶頸,主要表現為“六不”問題:民宿法規標准缺失,發展不規範﹔整體規劃缺失,區域特色不明﹔基礎設施配套不夠,集聚效應不明顯﹔同質化競爭突出,產品缺乏特色﹔違規經營依然存在,管理壓力不小﹔過熱投資抬高成本,商農合作不夠融洽。

  我們認為,杭州民宿業發展“六不”問題的存在,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是未形成統一規劃引導和有效管理的格局,導致品牌特色和規模效應未能有效發揮﹔二是民宿業自身的產業特殊性、管理復雜性和品格文化性也在客觀上影響了民宿業的良性發展和有效管理﹔三是資本逐利造成盲目投資,一哄而上的投資者缺少對民宿市場的可行性分析,對農村市場、農民心態估計不足﹔四是歷史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直接造成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差異,民宿服務的供求信息時常不對稱。

  實現“六個化”

  借鑒國內外發展民宿的成功經驗,杭州要著力推進現代民宿業發展,應當實現“六個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