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本地化思維: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浙江樣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06:48:58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在整體經濟形勢增速放緩,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浙江民營企業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勇於創新商業運作模式,將制造業、農業甚至產業平台輸出到海外,形成了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走出去”浙江經驗。

  新華網報道,一份來自浙江省商務廳的分析報告顯示,浙江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高達40.6%,高於全國平均且出口產品結構調整一直比較緩慢。目前來看,國際市場需求不旺、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等成為浙江出口遇到的“新常態”。浙江外貿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逐步喪失,亟待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

  坐吃山空還是主動出擊?以低調敢闖著稱的“浙商”群體又一次在被動與主動間彰顯了浙江人的智慧。

  靠做電度表發家的華立集團是浙江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先行者。從1999年確定國際化戰略開始,到2015年華立集團在泰國創立的泰中羅勇工業園迎來10周年紀念日,十多年的“走出去”經歷讓華立集團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本地化的思維,并且勇於與當地主流社會直接打交道。”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認為,不能用中國式的經驗去套用當地的實際情況,而應通過各種方式親身融入海外文明,進而搭建橋梁取得信任。

  如何才能融入當地社會并厚植友誼?華立集團的經驗是與當地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與社會組織保持暢通的交流,多參與慈善事業,并聘請當地知名人士擔任要職。

  “我們在肯尼亞的內羅畢大學設立了獎學金,還在馬賽馬拉的野生動物園與當地酋長聯合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汪力成介紹,“這是為了傳遞一個友善的信號,我們并不是只衝著賺錢而來,也希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