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浙江經濟新基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7 11:42:21


交通部研發的寶船網,運行在阿裡雲上,能够實現30萬艘船只的實時定位和歷史運行軌跡查詢,不僅可以幫助船只從容應對台風等極端天氣,借助大數據分析,還能够看到更多數據背後的東西,比如航運反映的經濟走勢。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電/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平等、多元擁抱著每一個人的中國夢。幾乎每天,大大小小的創業論壇、說明會在杭州的各個角落進行,絕大部分創業項目都根植於互聯網。這是時下“互聯網+”熱度的縮影。

  浙江日報報道,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近期發布,這也意味著我們已經全面開啟了通往“互聯網+”時代的奇幻大門。

  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在擁有了令世界側目的互聯網基因之後,如何再次抓住時代機遇,站上潮頭?記者近日專訪了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

  互聯網也是基礎設施

  記者:從創下每股最大IPO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到互聯網創業最活躍的城市杭州,浙江似乎已經占據了“互聯網+”熱潮的先機,您對此怎麼看?

  王堅:首先要說明的是,互聯網不是思維,不是工具,它是基礎設施。作為一種通用技術,互聯網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其實都屬於互聯網範疇。儘管阿里已經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但阿里只不過對互聯網做了很小一部分的探索工作,互聯網還值得大家再去探索50年。

  現在我們站在“互聯網+”的歷史時刻,這肯定不單單是互聯網企業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