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統一制作牌匾 浙江磐安千家萬戶“曬”家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5 12:40:52


 
  每一塊家訓牌匾的背後,都凝聚著一個家族的精神。傅長菊說,她丈夫有4個兄弟姐妹,除他們留守農村老家外,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為了整理家訓,大家特意回老家商量,“勤勞為本、德孝傳家”的家訓很快就“出爐”了。傅長菊認為她們家族尤其注重道德和孝道。她的婆婆中風臥床兩年,其間,丈夫的兄弟姐妹多次帶老太太去外地大醫院看病,接到大城市居住,大家都爭著付錢、搶著照料老人,從不計較得失。她公公婆婆雖然務農一生,但忠厚老實,勤勞持家,孝敬長輩,經過言傳身教,家訓代代相傳。如今,傅長菊的兒子、侄子、外孫等晚輩對長輩也都是“孝”字當先。

  作為孔子第74代裔孫、孔氏家廟所在地的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村民孔火春,他的家訓是“尊師重教、謙恭禮讓”。他說,村中絕大多數村民都是孔子後裔,大家祖祖輩輩都傳承著孔子的儒家思想,把家訓牌匾掛出來,更可讓孔子思想放光芒。

  家訓整理的過程,就是群衆內化為自身修養的過程。很多村民對此深有體會,有了家訓,家人無形中就有了條理解、傳承的紐帶,原來有代溝的祖孫倆現在經常坐在一起商議大小事,彼此多了分理解和支持。先前各管各的父子,如今有了共同奮鬥、分享的價值觀。“家風家訓雖短小精悍,但看得見摸得著,也可讓村民相互學習、互相借鑒,開啓了一個村民自我教育的新模式。”磐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蔚華說,倡導好家風系列活動,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從而助推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