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烙下“中國印”:浙商“僑二代”中秋尋根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8 12:04:27


 
  “我爺爺當年在荷蘭創業,父親在法國,我出生在意大利,但我並沒有選擇這三個國家的國籍。”林妙妙是意大利出生的“僑三代”,她和許多華僑後代一樣,沒有加入外國籍。“因為黃皮膚、黑眼睛、黑頭髮,不會因為國籍的改變而改變。更重要的是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要向中國學習,我們更要回來向老祖宗學習。”

  “中國夢讓我們認祖歸宗的意願越來越強烈。”部分受訪華僑說,在家國土壤的培育下,才會產生更深厚的民族認同感。西班牙華僑孫勝榮說,如果說“僑一代”只念“生意經”,那麼“僑二代”、“僑三代”的培養就必須更注重“文化經”。

  “忠孝禮義廉的優良傳統還是要繼承下去。”德國華僑華人公共外交協會常務副會長吳伯良說,作為中西文化的結合體,新一代華僑要有與國際接軌的投資理念,更要懂得中國人打交道的方式。

  而中秋佳節,無法返鄉的華僑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在融入當地和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間找到平衡。遠在美國的溫州華僑章瑾表示,每年她都會到舊金山的唐人街買月餅分派給自己的子女。“今年打算帶著孩子們到唐人街感受中秋氣氛,甚至教他們做月餅,希望他們能更多地感受類如中秋節這樣的傳統文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