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諸暨先行先試破局土地瓶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12 09:36:30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十一”長假這幾天,諸暨市諸安快速通道旁的安華鎮“兩創”園區,依舊是一片繁忙景象。自8月21日土地摘牌,該園區123畝土地上,已有6家襪子配套型企業、12家生產貿易型企業入園。

  杭州日報報道,今年4月,安華鎮通過招商引資與北京九台集團簽訂協議,由後者投資5億多元,對安華鎮“兩創”園區進行整體開發建設。當地產品質量好、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入駐園區後,將借助“兩創”園區平台,開展創業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讓項目落地,得益於土地指標的及時供給。”諸暨市安華鎮鎮長郭劍東說,這一用地指標原是另外幾家企業的,這些企業的用地指標雖已批准,由於項目無法實施,指標一直閑置著,“諸暨國土部門主動到省國土廳爭取,把存量指標盤活,重新報批,用於這些急需實施的項目。”

  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獲取指標變更的方式,今年來,諸暨市國土局盤活了242畝水田指標,先後投向了城西工業開發區張四裡片區、楓橋汽配集聚園區等20個重點項目。

  “這種騰籠換鳥式破解用地瓶頸的做法,在全省先行了一步。”諸暨市國土局總規劃師趙輝說,“今年6月,省國土廳下發通知,要求建設項目用地報批中,必須嚴格實施‘先補後占’、‘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實現耕地數量和質量的占補平衡。”

  所謂“先補後占”,是指在占用耕地搞建設前,必須先開墾同等質量同等數量的耕地出來。“由於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諸暨土地後備資源緊缺,新政策又加重了諸暨土地指標的供需矛盾。為此,我們盤活轉而未供的存量指標。”趙輝說,作為破解耕地占補平衡特別是占水田補水田難題、保障發展用地的有效途徑,諸暨還將今年土地整理的重點轉向“旱地改水田”,目前,當地牌頭鎮350畝項目已列入省第一批“旱地改水田”試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