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農村集體經濟股改完成 千萬農民當股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6 09:02:00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浙江在線訊,新年伊始,在外地企業上班的長興縣雉城街道金蓮橋社區村民趙桂其,主動給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打電話,詢問2015年村裡的分紅情況,當得知每股能領到600元時,老趙高興地說:“這樣算算,我們一家人可以增加幾千元收入。”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工作,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全省29400多個村社的3500多萬農民當上了股東,實現了201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年完成村集體經濟股改任務。
  
  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浙江省推行的又一項重大農村改革。“過去,村集體資產屬於村民集體所有,但對個人來說看不到、摸不著,如果戶口遷移,就意味著權益喪失。”浙江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股改,村集體資產所有權量化到個人,建立了‘確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體系。”
  
  “確權到人(戶)”讓農民增加了一個收入來源。在平湖市新埭鎮,許多村民將承包地委托村集體進行流轉,所得收入歸村集體,村集體選擇入股當地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新埭鎮9個村都入股了我們合作社,共同占有10%的股份。”平湖新聯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顧春妹說,他們合作社2015年利潤920多萬元,其中的92萬元將分給這些村,給村民帶來更多收入。
  
  “權跟人(戶)走”讓有條件的農民放心進城。杭州江幹區三叉社區黨委書記李雲建說,這有利於加快城市化進程。
  
  股改推動了農村治理體系向政社分離轉變。德清縣洛舍鎮砂村村黨支部書記胡金璋說,長期以來,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在財務上都是“一本賬”。股改後,合作社搞經營,村委搞村務管理,村裡收支管理更規範,農民利益更有保障。
  
  浙江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全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權、收益權基礎上,浙江省正積極探索股權繼承、有償退出和抵押、擔保等權能試點。目前,浙江省已在80個市、縣(市、區)搭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