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封閉還是開放 杭州小區樣本調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10:03:59


 
  據記者了解,良渚文化村由十多個小區組成,如探梅裡、秋荷坊等等。這些小區更像是一個個組團,雖然也是封閉的,但整個社區卻是開放的。譬如春漫裡的底商,組成了一條新街坊商街,為整個良渚文化村業主服務,此外還有美食街、文化藝術中心等配套,為業主提供了可供交流的公共空間。

  不同於封閉式小區鄰裡關系的淡薄,正是這種開放式的社區氛圍,讓良渚文化村業主的鄰裡關系更加融洽。2011年業主自發訂立了《村民公約》,這是杭州大型社區第一份業主自律互助的“公約”。

  也正因為良渚文化村名聲在外,社區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良渚文化村的一些公共配套知名度很高,像這裡的美食一條街、教堂還有礦坑公園,都已經成了不少新杭州人的旅游消費景點。”王先生是小區的業主,他告訴記者,有時候在美食街吃上一碗面都要排隊半小時,更不用說雙休日絡繹不絕前來拍婚紗照的。

  據王先生介紹,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只要是天氣好的周末,美食街就會迎來大批的外來食客。“咖啡店、小吃店、菜館,周末吃面基本都要拿號子。有些甚至是從市區過來。”美食街一家面店老板告訴記者,社區的開放,帶來了大量的人氣,也帶來了消費力。

  “我覺得這樣的開放程度剛剛好,盤活了特色商業街。同時社區裡的組團都設門崗,也有一定的私密性。”一位住在村裡的咖啡店老板說。

  良渚文化村的借鑒意義是,以後不再新建封閉式小區,但小區仍可以形成一個個私密的組團,而公共空間和配套的開放和共享,既可以避免很多小區商業因人氣缺乏而難以經營,也能誕生像《老友記》裡的中央公園咖啡館那種有助於促進鄰裡關系的場所。

  良渚文化村位於郊區,在杭州市中心,不少老小區其實都是開放的,如朝輝。但這些開放的老小區,也遇到停車難、消防救護通道受阻、公共綠地損毀等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問題。這些老小區如何既做到開放,又能解決這些問題,也考驗管理者的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