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龍泉:且不負青山綠水情(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7 10:51:46


清清龍泉溪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龍泉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態屏障,是甌江、閩江、錢塘江“三江源頭”。其境內水系發達,千絲萬縷地錯落在龍泉大地,縱橫起生命之源的血脈,整座城市因水而美,也依水而興。
  
  隨著城市的興起與農村經濟的發展,一路走來,龍泉市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探究人與水和諧發展的重要關係,多措並舉,切實加強水污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先是2009年率先在全省推出“河段長制”,啟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自2014年起又以“五水共治”為契機,大力推進治水“十大工程”,努力做到工業園區治污系統全覆蓋,進一步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同時還通過技術、理念雙重創新,首創生態化綜合治理模式,多方發力,共同助力“五水共治”。如今,龍泉市水清岸綠,碧波漣漣,煥發著山城水鄉的清秀模樣,以卓越的治水成績,成功位列省治水辦公布的2015年全省30個“清三河”達標縣(市、區)之一。
  
  大創新——
  
  立足科技,探索生態化綜合治理
  
  山水林田湖本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尤其對於地處山林之間的龍泉而言,水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而治污,不僅僅是一種還水以美的環境淨化行為,它還是一個切口,一個蹺蹺板,帶動了更多產業方面的發展與突破,蘊藏著難以估量的意義與價值。
  
  生態農業一直是龍泉市的一大特色。依托當地產業優勢,龍泉人以創新為驅動力,以民生福祉為目的,不斷進行著探索與研究,期間的每一次嘗試都顯得彌足珍貴,都是對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不懈挖掘與用心培育。也正是源於這份執著,以蘭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首的一批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基地成為“五水共治”成效的一大縮影,開辟出了惠民生、保增收、聚民心的好路子。
  
  在蘭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立有兩大循環模式,一種是以養殖場為中心的“豬—沼—作物”小循環模式,讓所產沼液通過管網直接輸送至周邊作物,就地消納沼液;另一種是以有機肥廠為中介的“養豬場—豬糞+廢棄菌棒—有機肥—作物”中循環模式,讓養豬場產生的豬糞和食用菌基地產生的廢棄菌棒通過有機肥廠進行回收綜合利用,供應到全市高山蔬菜、茶葉、水果基地,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保證所產農產品質優有機無公害。借此,蘭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構建起山區資源循環利用的總體框架,形成產業間互為依賴、互為循環的區域性生態農業系統,全力打造具有山區特色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樣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