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浙江日報報道,在很多老杭州人心裡,過去的拱墅區常和工業生產聯繫在一起,居住環境也並不理想。如今的拱墅區,老廠房變成了博物館,環境也變好了,有國家森林公園、有歷史文化街區,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拱墅,昔日工業重鎮,通過轉型升級正洗去工業鉛華,變身宜居宜業的天堂。在拱墅區的轉型發展中,環境是根本。“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空間,如果你把空間搞砸了,你說你有品質生活、你有不錯的數字都是虛的。”該區主要領導如是說。小河清清大河淨。正如後橫港河春日下的潺潺流水,清澈之間流入運河,總在不經意間予人驚喜。“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秀美拱墅將因“五水共治”而更親切、更靈動。
鐵腕治水,治出了山清水秀新畫卷
拱墅曾是杭州的老工業區,沿運河集聚了浙江麻紡廠、杭絲聯、杭二毛、杭鋼等一批有名有望的工業企業,鼎盛時期工業產值占杭州主城區的60%。高產能帶來了高排放,對有限的環境容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全區61條河道水質全部在五類水體標準以下。2007年以來,拱墅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轉遷了杭州汽車發動機廠、杭州玻璃集團等516家高能耗、高排放企業,雖然減少了工業產值170億元,但同時也削減了年工業廢水排放3300多萬噸、COD排放3400多噸;煤炭用量減少120萬噸、二氧化硫減少1.3萬噸,約占杭州主城區工業污染減排量的80%。隨著環境的改善,拱墅的形象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拱墅的印象不再是灰蒙蒙的天、烏黑發臭的河、臟亂不堪的城市面貌,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景色宜人和生活舒適,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拱墅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