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強化生態保護!湖州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5 10:43:35


清晨,竹山九女峰國家森林公園一瞥。(資料照)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日前,湖州全市及各縣區2011年至2015年的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表已初步完成。作為浙江省唯一入選全國8個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試點地區,過去5年和未來每年,湖州每條河的水質水量變化、每塊地的等級類型變更、每片林的面積密度變動,都會清晰記錄在一張表上。這筆不斷更新的“自然資源賬”,將成為市、縣兩級黨政主要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依據。

  浙江日報報道,湖州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在省內屬首創。該市統計局總統計師錢中勇解釋,通俗地說,在一個地區的某個時點,所有自然資源的存量就是資產,而這些資源的數量損耗、質量下降、維護與治理代價等項目則構成負債,“有了這張表,就能充分掌握自然資源家底”。

  此舉旨在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湖州的這張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主要核算土地、林木和水等3類自然資源。每類再進行細分,如土地資源包括濕地、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項目。錢中勇說,這些存量、流量和質量數據,折射地方發展中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狀況,能客觀評判領導幹部任期內生態文明建設的得失、功過。

  數據從何而來?湖州市環保局副局長姚玉鑫說,如水環境質量及變動表中,水庫、河流的水質和變動情況,來源於全市79個縣控以上斷面水質監測數據,至少每兩月監測一次,每個數據力求科學、精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