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經濟:去杠杆,銀企如何雙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07 10:21:19


 
  多位企業家受訪時指出,浙江企業形成不良貸款的一大原因是“短貸長投”,在經濟轉軌、外界因素突變時往往容易造成企業內部資金鏈斷裂,拖累擔保圈,繼而可能產生不良貸款。要解決這一問題,光靠一些地方設立的轉貸基金是不够的。

  處置不良

  多措并舉提速加碼

  浙江大學教授金雪軍認為,不良資產形成往往是項目選擇的定位失誤、時空失誤、主體失誤造成的,而化解不良資產也需要從這些角度入手。

  對於已經形成的不良資產,需要分門別類根據不同情況用不同方式處理。浙江省近年來多措并舉,加快處理不良貸款,采取司法訴訟、打包轉讓、呆賬核銷、資產證券化等處置措施,及時盤活信貸資源。像淘寶購物一樣購買不良資產也成為現實。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後產能、加速處置“僵屍企業”、培育新興產業的過程中,既有大量企業并購重組、產業整合的機會,也會加快不良資產的暴露,推動不良資產的處置。從2012年起至今年5月,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累計參與近8000戶企業不良資產的盡職調查,成功收購其中的3033戶,涉及債務及擔保企業逾萬家,債權本金680億元。

  金雪軍認為,金融發展的四大趨勢是投資化、結構化、證券化、網絡化,而不良資產的處置也體現了這四大趨勢。他認為,可以讓這些不良資產變成部分投資者的投資產品,這符合不同風險偏好的人投資不同風險產品的規律,未來不良資產處置還需要完善交易平台、評估機制等。“這些舉措對於浙江化解不良貸款率將有非常大的幫助。”金雪軍說。

  浙江銀行業不良貸款季度環比增幅已經趨緩。在全省較早集中爆發“兩鏈”風險的溫州,也出現了走出困境的跡象。來自浙江銀監局溫州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繼2015年溫州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實現“雙降”後,今年1月至5月,溫州銀行業繼續實現“雙降”,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分別比年初下降4.92億元和0.13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