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杭州峰會述評:中國向世界宣示堅定改革決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3 09:35:20


近日,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安吉)生產基地正在抓緊生產輪胎。
 
  “中國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表明將從供給端入手,提升整體經濟效率,這是中國經濟尋求增長新引擎的關鍵所在。”日本浙江總商會會長林立說。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歷程吸引了世界目光。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向世界宣示堅定改革決心,明確將牢牢抓住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贏得發展主動。世界聆聽到第二大經濟體的改革強音,並從中尋找發展的新機遇。

  “中國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但很多產品還打著廉價低端的印象標簽,中國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這在解決自身經濟問題的同時,也將為中歐貿易合作帶來新機會。”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教授加比·奧塔蒂如是說。

  意大利繁盛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正溪說,近些年,歐洲經濟不景氣,海外華商的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中國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受到歐洲的廣泛關注,中國經濟的內在潛力將進一步激發,在歐洲的華商也將迎來新機遇。

  壯士斷腕:中國深水區改革為世界提供借鑒

  2016年起,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是一張中國去產能時間表。

  從世界經濟看,同樣深受工業品產能過剩的困擾。G20杭州峰會發布公報稱:“我們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

  可以說,結構性發展瓶頸是不少經濟體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的經驗是突破傳統思維、創新發展模式、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結構性改革如同對自己開刀,起初並不容易,卻最終有利於化解深層次矛盾、實現長遠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