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睡眠、覓食、起飛……每隔三五分鐘,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張睿燦就記錄下朱鹮的行為動態。
新華社報道,為了研究朱鹮,他自2015年起斷斷續續地在浙江省德清縣的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呆了一年半的時間,每日與鳥為伴,時刻觀測記錄。
“我負責記錄33只野外朱鹮的生存狀況。”張睿燦說,“朱鹮的生存對濕地要求很高,這裡環境很好,也是我國南方首次放飛朱鹮的地方。”
下渚湖濕地位於德清縣中部,總面積11.5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至今仍保持了原始野逸的江南水鄉風貌,是浙江省濕地生態多樣性保存最為完整的天然湖泊濕地之一。
雖然浙江是朱鹮在中國的歷史分布區,但20世紀50年代末,環境的惡化曾造成浙江朱鹮的滅跡。
為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種群,2008年4月德清縣林業局從陝西省樓觀台引進10只朱鹮至下渚湖濕地。
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主任、朱鹮異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項目負責人方盛國說,其實朱鹮在野外生存很不容易,它對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能夠在野外繁殖孵化則更難。
朱鹮的到來“倒逼”著當地對水環境的治理。下渚湖濕地所在地的德清縣三合鄉(現為下渚湖街道)對礦山、生豬養殖進行大整治,39個礦山機組全部停產、整治,徹底關停192家生豬養殖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