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舟山:嵊泗,美麗海島新蝶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4 11:04:59


 
  美麗自覺構建和諧社會

  穿行在菜園鎮東海社區的宮前巷,兩側的房屋觸手可及,這一地帶的街巷短而狹窄,又似阡陌縱橫交錯,複雜得如同迷宮一般。這是個人口比較集聚、私房戶較多的老社區,居住著2965戶近6000人。

  散樓、老人、商戶……每一天,都有各種問題在這個社區裡發生,也都能在社區的協調以及居民的自治下,良好地解決。東海社區黨總支書記毛軍紅介紹,社區實施“三事分流”機制,倡導大事政府辦、小事商量辦、私事自己辦,形成了“黨建引領、黨群協同、居民自治”的社區自治新模式。社區搭建了樂和家園自治理事會,作為對民生事件定性的協商平台。選出居民代表擔任家園理事會成員,每月召開會議與居民一起討論界定民生事務性質,並進行分類甄別,確定需要解決的民生小事。

  居民們一起商量著處理事情,一起幫助困難群眾,也一起學習娛樂。目前,東海社區已經組建了23支社會組織服務團隊,內容囊括了義工服務、文化演出、健康養生、散樓管理等。其中,人數最多的東海社區慈善義樂工作室已達到300人,他們由專業技術人員和社區文藝分子組成,會定期給獨居老人理髮、打掃衛生,幫助居民修理煤氣,義務表演文藝演出等。

  社區經過了十年的探索和居民之間的磨合,從一個基礎設施差、特殊群體多、管理難度大的老社區,打造成了管理有序、服務全面、文明祥和、和諧融洽的幸福家園,人們自覺投入社會公共事業,共建美麗和諧生活。

  “東海模式”在嵊泗得到迅速推廣。與此同時,嵊泗一直強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5年間,共建成漁農村社區文化禮堂16家,覆蓋率達88.89%,四有文化村、小康體育村建設率達100%,並通過持續開展文明創建活動,促進了民眾公共文明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明顯提升。文化文明與社會共建相得益彰,讓美麗海島建設迸發出無限的人文光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