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觸網十年,義烏青岩劉村成為電商創業天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8 09:54:14


 
  2015年,為了更好地提升產品質量,童志達開始以入股的方式投資工廠,參與生產的管理,實現了從綫上貿易到綫上綫下相融合的工貿型轉型。如今,童志達的產品除供應國內零售賣家外,還在東盟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除了義烏工商學院的大學生,青岩劉以低廉的房租及日漸濃厚的創業氛圍,吸引了各地的電商創業者。“村民們將閑置的房屋租給電商當店面或者倉儲,每年人均租房收入6萬元左右。”青岩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說,電商創業者的到來,不僅讓村裡閑置的房子有了用處,還將這股電商創業風刮了過來。

  互聯網引發“蝴蝶效應”

  起初,村民們僅滿足於收租度日。但不久後,親眼見證互聯網為電商群體帶來的效益後,不少人開始躍躍欲試。

  2009年,43歲的農民劉榮潭,將家中民房的4樓租給了義烏工商學院的三名大學生。“學生也沒什麼本錢,光賣包一個月就能掙不少,為什麼我自己不去試試?”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劉榮潭買了第一台電腦,批發了一些生活日用品。

  “我才初中畢業沒什麼文化,年紀大了,拼音都忘了,也不會打字。”劉榮潭笑著說,剛開始做淘寶沒什麼顧客,自己打字又慢,心裡很著急。如今,開電腦等著買家發來消息的“叮咚聲”,已經成為劉榮潭每天的習慣,“最忙的時候,一整天要接上百個訂單,從早到晚都在打包包裹。”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當地村民帶來觀念的衝擊。不少村民開始認可新興的互聯網行業,通過自學、參加村裡的電商培訓班,投身電商大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