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最近,國家、省“千人計劃”專家郭振榮的創業故事時常被義烏人提起:他帶著科研成果回到國內,一開始四處碰壁,直到來到義烏後,終於闖出了一番天地。今年,他創辦的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
浙江日報報道,郭振榮的成功並非偶然,義烏除了給人才優待政策外,還從項目落地到產品上市等方面,給予“一條龍”服務,既把人才引進來,又助其科研成果盡快走向市場。
“轉型升級,人才是關鍵。”義烏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他們把人才引進作為義烏經濟轉型的智力支撐,在人才政策、招引、平台、服務等方面積極創新,集聚了一支勇於創新、敢於創業、充滿活力的改革發展人才隊伍。目前,義烏已有各類人才23.6萬人,其中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4人,引進培養國家、省“千人計劃”專家4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5人。
人才引進,政策是前提。為引進高層次人才,義烏實施了“義烏英才”計劃,對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業人才、引領轉型升級的創新人才和社會發展急需的緊缺人才,在5年扶持期內,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2000萬元、400萬元的獎勵資助。近3年來,已有56個項目入選“義烏英才”計劃,兌付獎勵5320萬元,並為每個入選項目免費提供2000平方米以內的場地。
義烏還探索教授博士柔性進企業、建立虛擬研究院、選派工業科技特派員等新模式,實行“百博入企”,共有12名教授、博士到企業掛職,選派工商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義烏中心兩批23名博士專家為工業科技特派員,成立科研院校義烏虛擬研究院,吸引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9所高校的16名專家入駐,開展“專家與企業家握手行動”,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