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長興:護好門前水 共享太湖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3 10:14:07


 
  圖影是太湖邊僅存的天然濕地,有魚塘、河道、蘆葦叢、縱橫阡陌的河網港汊以及20多個島嶼,野趣盎然。針對濕地範圍縮減、濕地植被遭受破壞蠶食的問題,長興縣提出“往後看50年”,以維護縣域濕地系統生態平衡、保護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出發點,出台了《濕地保護管理辦法》《濕地水域保護規劃》等,分區分塊進行了逐一的規劃,劃定了濕地保護的紅線,累計投入資金近3億元,用於退漁返濕、退耕還林、環湖濕地植被帶恢復,共完成清淤面積130萬平方米,富營養化污染基本得到清除。之後,濕地的水質從三類水提升至二類水,部分水域達到一類水標準,水環境顯著改善。

  目前,長興縣共擁有8公頃以上的各類濕地5874.8公頃,占縣域面積的40.4%,其中90%以上已被劃入濕地保護紅線之內。太湖圖影省級濕地公園、合溪水庫、盛家漾濕地、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四大濕地公園水質均達到二類以上。2014年,仙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水鳥種類數量由原先的58種增加到111種。

  從根子上治理水環境,不讓一滴污水直排進濕地、入太湖

  保護濕地與發展經濟,這組矛盾,長興怎麼解?

  近幾年,長興的產業整治可謂“刀刀見血”——對蓄電池、粉體、耐火等六大傳統產業進行壯士斷腕般的轉型整治,蓄電池企業從175家減少到30家,目前實際投產的只有18家;每年列出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產業和企業清單倒逼整治,大面積進行關停淘汰。如今,長興已經摘掉“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的帽子,轉型成為“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示範區”。

  為管水護水建設長效機制,長興縣率先推開“河長制”,只要是濕地公園範圍內的主幹河流,全部由縣級“河長”帶頭負責。

  據介紹,以幾大濕地公園為核心,長興累計劃定近50萬畝生態公益林實行生態補償,逐年提高補償標準。而每塊濕地,都有針對性強的治理之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