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年賺1.33億!德清農地入市惠8萬6農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8 09:33:25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4月25日至26日,在德清縣召開的全國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現場交流會上,德清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上的創新做法引起了與會者的重點關注。2015年,作為全國15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德清將改革舉措落地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首宗“農地入市”和首筆抵押貸款,如今“農地入市”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運行。

  隨著試點工作的展開,德清已建立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將全縣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統一納入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多方協同的入市監管服務機制,初步形成縣域內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縱深推進入市改革,德清如今實現了三個轉變:用地業主從“懷疑顧慮”轉變為“主動申請”,農村土地市場從“各自為政、無序交易”轉變為“權能完整、統一規範”,抵押融資市場從“一家單幹”轉變為“金融機構全覆蓋”。

  “農地入市”助推農民增收,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位於德清中部的洛舍鎮砂村,當地農民對於土地“死權”變“活權”的做法拍手叫好。以2015年9月拍賣出讓的一個地塊為例,出讓後,該村農民每股股權價值從5500元增加到了8000元,農民得到了較大實惠。同時,村集體將入市收益用於擴大再生產,實現保值增值。

  產業升級拉動“土地增效”,農村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在洛舍鎮東衡村,洛舍眾創園拔地而起,目前已有14家鋼琴企業入駐,預計今年10月底就可以竣工。東衡村黨總支書記章順龍告訴記者:“一大批精品酒店、鄉村民宿和小微創業園正在替代原有的磚瓦廠、廢棄碼頭、小礦山等低效產能。”

  截至目前,德清縣入市宗地102宗、758.45畝,正在組織入市宗地20宗、107.7畝。已成交總額1.64億元,農民和農民集體收益1.33億元,惠及農民8.6萬餘人,初步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壯大、產業升級和基層治理加強的目標。

  來源:浙江在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