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給“小候鳥”更多彩的暑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8 10:53:06


 
  在杭州東新街道萬家星城社區,4367戶當中有一半左右屬於外來務工人員,一批青年教師為這裡的“小候鳥”開設了暑期驛站;在溫州甌海開發區,50多名“小候鳥”歡聚在企業文化禮堂,當地社區組織的這一暑假活動,至今已堅持十年。

  暑假雖有2個月,但相對整個成長而言,又是短暫的。浙江各地也在努力創造更多機會,讓“小候鳥”留父母身邊。在杭州長慶街道連續辦了四年“小候鳥”驛站,蔣震注意到:越來越多“小候鳥”變成“蒲公英”,隨父母在杭州定居、上學。10歲的小賜老家在貴州,一個學期前剛轉學到杭州上小學。“我們班裡有20多個外地孩子,人數比杭州孩子更多。”小賜調皮一笑。

  根據杭州市教育局提供的數據,2014年至2016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人數,分別達到25.23萬、26.71萬、27.77萬,每年新入學名單中,都會包含上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破解

  作別“二次留守”

  誰來照顧這群城市裡的“匆匆過客”,讓他們快樂、安全過暑假?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大家為政府部門、企業等組織的“小候鳥”公益活動點贊,也有人認為,社會各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目前,來杭務工人員流動呈現一個新的趨勢,即從個體逐漸轉變為家庭式、家族式流動遷徙。在杭州,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家庭是全家到來甚至三代同堂。這也可以推動解決另外一個問題,隨遷子女越多,留守兒童、小候鳥也就越來越少。

  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的貢獻,讓他們的孩子快樂暑假,是城市的責任和義務。企業自身也應該為員工子女提供更多條件,讓“小候鳥”的成長有父母陪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