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努力成為美麗中國建設樣本 看杭州綠意盎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03 08:05:44


 
  杭州市環保局負責人對這一年多來的變化如數家珍:

  “治水,杭州先後整治黑臭河1000餘公里,堵上12000多個污水口,實施十大清水入城工程,實現城區污水零直排,縣市全域可游泳。”

  “治氣,杭州關停杭鋼半山生產基地等三大燃煤大戶,淘汰22.8萬輛黃標車,主城區6000餘輛公交車全部用上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率先成為無燃煤機組、無鋼鐵生產基地和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

  “治堵,杭州提前建成‘四縱五橫’快速路網,準時開通地鐵2號線西北段;還有8萬多輛‘小紅車’穿梭於各大站點完成短途接駁。僅借助地鐵綠色出行的人,每天已破百萬人次。”

  看得見的地方在變,看不見的地方也在變。借勢G20杭州峰會,綠色低碳理念在這個城市扎根。“海綿城市”建設開始悄然推動:在古蕩新村,自動儲水灌溉的古苑公園成為最新風景;莫幹山路改造後,市民驚奇地發現雨天走路也不濕鞋了。地下,原來縱橫交錯的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管線,一起“住進”同一個空間“地下管廊”…… (下轉第二版)

  《杭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法規,彰顯了杭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的決心。

  綠色城市背後,是產業轉型的支撐。2014年7月,信息經濟被確立為杭州市的“一號工程”後,發揮了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2016年初,杭州邁入“萬億元GDP俱樂部”。今年上半年,信息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4.8%。與此同時,杭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去年首次超過六成,達到發達國家60%的標準線。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持續增加,達到了62.1%。

  “兩山”實踐

  掀起綠色生活方式變革

  炎炎夏日,走進桐廬縣莪山鄉中門村,記者發現這裡異常整潔:房前屋後、村道兩側,看不到一點垃圾;家家戶戶門口,放著一藍一黃兩個垃圾桶。“能爛的放藍桶,其他放黃桶。”80歲的老太太笑眯眯地說起垃圾分類的口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