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紹興“楓橋經驗”歷久彌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1 17:11:19


楓橋鎮杜黃新村的美麗田園。
 
  “時代在變,‘楓橋經驗’也在創新升級。”楓橋鎮黨委書記金均海說,通過微信、手機APP等網絡平台,“楓橋經驗”使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這一“法寶”,變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

  在鎮綜合指揮中心大屏幕上,每天滾動著全鎮近8萬人的“喜怒哀樂”。每條民生信息采集、處理背後,都連著“兩張網”,一張網在線下:全鎮被劃分成189個村居網格,每個網格都配備網格長、網格員;一張網在線上:依托互聯網建起的基層治理綜合信息系統和綜合信息指揮室。

  為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楓橋整合全鎮各類站、所、庭、辦,建立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大平台,實行大口子管理、集中式辦公、扁平化管理,所有執法人員集中辦公,全天候巡邏執法。

  如今,以鎮綜合信息指揮室為“中樞”,全鎮小到路燈破損、窨井蓋缺失,大到違法違章、治污防洪,各類民生事,從問題發生到事件交辦,再到監督反饋,實現了實時收集、受理、流轉、處置、反饋。

  借助互聯網實現信息采集全覆蓋後,扎根楓橋半個世紀的矛盾調處機制,發揮出更強大的作用。今年1月至7月,全鎮調解各類矛盾664起,調處率100%,成功率98.4%。

  現在,當地群眾都說,楓橋人遇到問題、起了糾紛,不會想著發到網絡上傳播,而是第一時間上傳到綜合信息指揮室,“第一時間有呼應、有服務、能解決,‘家醜’何必外揚?”

  進村趕考多元共治格局新

  6月底,“楓橋經驗”發源地楓源村啟動了新一輪村規民約修訂工作。28項條款,哪些要增删、修改,村幹部們挨家挨戶徵求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