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閑置房屋“下金蛋” 浙江喚醒農村沉睡資產
http://www.CRNTT.com   2018-03-16 16:29:44


西坡千島湖民宿。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浙江在線訊,紅瓦砌頂,白灰刷墻。在千島湖南面一座三面環湖的半島之上,幾幢風貌樸實的建築為這裡添加了一抹生機。這裡便是西坡在浙江開出的第二家高端精品民宿——西坡千島湖。原生態的建築內放上古樸的家具,配套平行湖面的無邊泳池,視野極佳的戶外露台,觀看電影和星空的戶外大草坪等場所,讓這個外形簡單的民宿透露出它的不凡。

  然而,就在幾年之前,這裡還只是一片散落著老糧倉、舊船廠等幾幢廢棄房子的荒地。出於盤活閑置房屋的考慮,淳安姜家鎮姜家村將這些房子和荒地租給了西坡公司。經過極富創意的設計改造,在盡可能保留原始建築的基礎上,西坡公司將這塊荒地變成了一個可以媲美五星級酒店的高端精品民宿,不僅美化了周邊環境,還帶動了當地旅遊發展。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正如這句話所說,無論是耕地還是宅基地,土地是許多農民最重要資產。在廣大農村,依法依規處理好大量閑置房屋,不僅能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還能加快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建設。

  舊屋換新顔 村莊添活力

  宋末元初,在現今的仙居縣雙廟鄉,有一位詩人翁森。他寫的一組七言樂府詩《四時讀書樂》,分春夏秋冬四組,描繪了四個季節裡讀書的樂趣,被收入《四庫全書》流傳至今。

  為了紀念這位詩人,當地人除了將他的墓穴完整保留下來外,還陸續建造了翁森公園、四時公園、翁森文化展覽館等,通過建築的形式,將翁森文化根植在雙廟鄉。

  值得一提的是,翁森文化展覽館也是由村裡閑置的房屋改造的。“在仙居農村,全年在敬老院養老的人並不多,每個村可能就一到兩個。為了有效利用資源,大概四、五年前,我們全縣對敬老院進行了整合。”雙廟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主任鄭瑋熹告訴記者,這樣一來,鄉裡原先的敬老院就空了出來,原先在這裡生活的老人們,都住到鄰近鎮上條件更好的養老院去了。

  也因為這樣,這個近300平方米的養老院,一直閑置了好幾年,變成了危房。去年,借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雙廟鄉將這個危房改造成了翁森文化展覽館。“展覽館裡主要陳列翁森先生書籍、信件以及日常用物,並整合了雙廟古村落文化、宗祠文化等,成為遊客了解雙廟和翁森的一個窗口。”鄭瑋熹告訴記者,隨著全鄉大景區建設的推進,這個展覽館不久後就將對外開放,為雙廟旅遊注入新的活力。

  無獨有偶,在土地資源更為緊缺的蒼南縣大漁鎮,對於有效利用閑置土地,有著更豐富的經驗。

  “大漁鎮屬典型的濱海鄉鎮,靠山面海,土地資源非常緊缺。”大漁鎮宣傳委員陳正初告訴記者,隨著小鎮的發展,農民對於公共場所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對此,當地政府通過與百姓溝通,將各村的廢棄老造船廠、老客運站、老蚊香廠等建設成了文化廣場、地質公園、體育健身點等群眾的公共活動場所,目前已充分利用全鎮各村各類廢棄地共計40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