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通天下貨暢全球:寧波舟山港發展紀事
http://www.CRNTT.com   2018-09-14 09:01:22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寧波、舟山、北侖這一線,恐怕是世界上建港條件最好的地方。”這是寧波人、世界船王包玉剛的眼光。改革開放40年裡寧波舟山港的崛起,印證了他的遠見。1978年這裡港口年貨物吞吐量不過214萬噸,如今,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破10億噸的海港——寧波舟山港匯聚浩蕩物流,平均每天有270萬噸的貨物從這裡進出中國、漂洋過海走向世界。

  從漁村蘆葦蕩到世界第一海港

  這幾天,港口理貨員徐興華聽到消息:北侖港區添10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一個,穿山港區添7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一個。回想1978年12月25日自己第一天到碼頭的情景——北侖港只是小漁村旁的一片蘆葦蕩。“變化翻天覆地!”徐興華感慨。

  徐興華工作後不久的1979年6月1日,國務院批准北侖港區正式對外開放。

  1980年3月底,一艘由浙江船員駕駛、滿載浙江貨物的“姚江”輪,從寧波內河甬江港區起航,駛往香港,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第一艘從事外貿運輸的貨輪。1981年10月5日,北侖港區10萬噸級礦石中轉碼頭迎來首艘10萬噸級的礦石船“寶清海”輪,徐興華第一次看到碼頭來大船,還參與了裝卸。

  在引航員吳永明的印象裡,遠洋貨輪如雨後春笋般密集始於中國加入WTO的大潮,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讓進出港口的船越來越多。讓他引以為傲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船長紛紛竪起大拇指,對碼頭的環境條件、運作水準贊不絕口。

  “我爺爺是開沙船和綠眉毛等多桅帆船的沿海商販,浪裡搏命淘金; 

  學海運的父親上世紀70年代中期回故鄉寧波,趕上故鄉港口的開發,參與了碼頭建造。”1994年曾經開著船四海為家的吳永明回到故鄉,成了全國為數不多的高級引航員,所有進出寧波舟山港的外輪,都要聽吳永明和他的同事們指揮。

  回望40載,浙江海港積極擁抱改革開放的浪潮,從內河奔向大海,穿風破浪,牽系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