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桐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http://www.CRNTT.com   2018-12-27 11:23:53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我們村務公開有很多渠道,村委會有信息公示欄,每個村還有微信公眾號,接下來,我們要把村務情況放在電視上公開,並設互動欄目,讓每家每戶都能即時了解、共同監督,今天就是來聽大家意見的。”這幾天,桐鄉市屠甸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佶一直在做加強村務監管方面的民意徵求。

  王佶說,這幾年,村裡發展很快,很多村年建設項目資金量都超千萬元。如何加強有效監管?屠甸鎮作為桐鄉試點首推村務智慧監管,讓大家打開電視,就能對村級資產處置、村級經濟發展、村級資金使用等村情一目了然,並及時進行問題反映。

  發源於桐鄉的“自治、法治、德治”基層治理創新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全國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樣本。“三治融合”的治理體系,實際上也與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有著天然關聯性。近年來,堅持黨建核心引領,依托“一約兩會三團”(村規民約,百姓議事會和鄉賢參事會,百事服務團、法律服務團、道德評判團),桐鄉始終把“三治”建設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首創的先發優勢轉化為首位的競爭優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堅實落地,力推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

  有事必議

  “自治”強化不能腐的自覺

  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相關負責人曾在百姓議事會上提出“是否出台規定統一關閉所有榨菜廠”的方案,受到百姓議事會成員“炮轟”。最後,經過激烈討論,大家一致達成“總量控制、逐年減少、押金管理”的整治思路,並決定由百姓議事會成員監督執行。

  桐鄉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姓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等都是“三治”建設的良好載體,由他們參與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惠民資金的分配等討論,可以極大保障村民對村級事務的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管住了村幹部手中的權力,遏制了基層“微腐敗”的發生。

  針對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這些年,桐鄉還持續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讓村級事務,特別是重大資金使用必經村民商議。2010年以來,桐鄉市已經實現村務(居務)監督委員會全覆蓋,有村監會(居監會)211個。

  通過“每月25日定期監督+不定期檢查”等辦法,緊盯扶貧幫困、環境整治、集體“三資”管理、新農村建設等事項,對村級權力加以常態化監督。目前,桐鄉各村共開展村務監督14474次,涉及村級工程項目5250個,資金量20.4億元;通過村務監督叫停項目14個,挽回損失284.4萬元,減少不合理開支597萬餘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