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寧波:用高水平大學提升一座城市的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19-03-22 11:02:26


浙江大學寧波“寧波五位一體”校區初步規劃總平面圖。
 
  集聚優質資源 加速推進彎道超車

  寧波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名院大校建設的決策,不惜重金引進國內外優質資源,迅速增強寧波高等教育實力。主動牽手知名院校。2018年8月寧波與浙江大學簽訂《共建浙江大學寧波“五位一體”校區協議》,校區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最終規模將達到4000人左右。目前,校區建設工作正全面推進,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寧波分院正式招生,浙江大學寧波研究院揭牌成立,第一批洽談引進智能製造、光電子器件、智能汽車電子與車聯網、儲能工程及新材料等20個浙大高端科研團隊,並分別擬訂了工作計劃書,2019年引進第二批團隊工作也已啟動。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底新校區建築主體結頂。正式建成後,在校研究生規模將逐步達到2000人。簽約引進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院校在寧波建立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寧波財經學院與北京電影學院簽約共建北影影視藝術學院,寧波工程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固高公司李澤湘教授團隊簽約共建寧波智能技術研究院、寧波智能技術學院,全力打造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大力招攬頂尖人才。寧波推出並實施“3315計劃”“泛3315計劃”“甬江學者計劃”等人才工程,面向國內外引進頂尖專家學者。近兩年,在甬高校引進全職院士4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3人、長江學者8人、錢江學者17人,為寧波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積極引育創新團隊。全方位引進、培育高水平創新團隊,在甬高校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團隊20個,高級職稱專任教師占比達43.3%。

  深化校地合作 精准服務區域發展

  寧波以建設國家職業教育與產業協同創新試驗區為龍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充分發揮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性、支撐性作用。服務產業升級。對接寧波市綠色石化、汽車製造等“246”萬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實施高校學科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和產教融合試點,投入1.87億元建設57個市級重點學科、86個重點專業,力爭通過4年左右時間,培育一批科研能力強、與寧波重大發展戰略和產業契合度高的市級重點學科、專業。寧波大學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等5個學科,以及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工程學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服務科技創新。強化行業指導辦學,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成立寧波市知識產權學院、寧波市智能製造學院等7個行業特色學院和8個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重點建設寧波財經學院大宗商品商學院等11個寧波市級試點特色學院,推動產教供需雙向對接、精准服務,建成寧波大學港口經濟協同創新中心等24個省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在甬高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重要獎項,實現了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的全面突破。服務區域提質。加強校企、校地合作,引導和推動在甬高校向經濟發達的區縣(市)、高新區和產業集聚區延伸,根據各區縣(市)、功能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和科技人才需求,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布局,推進高等教育集聚區和環高校創新區建設。寧波大學海運學院、寧波大學科技學院、浙江醫藥高專、寧波工程學院汽車學院分別落戶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慈溪、奉化和寧波杭州灣新區。

  引進簡介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的二級學院,由寧波市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共建,主要依托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現有的科研平台,並整合、優化中國科學院院屬研究單位材料化學等領域的科研資源,致力於建設成為“國際上有特色、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示範基地”。

  學院採取“小規模、國際化、有特色”的教育模式,辦學層次主要以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主,適當招收港澳台學生及留學生,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規模至2020年達到1200人,至2025年達到2000人。學院每年將培養和輸送高質量研究生300-500名,為寧波材料領域的創新和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對區域高等教育形成有益補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