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浙江,像“纖納”這樣高起點的創業創新團隊紛至沓來,分布在杭州、寧波、嘉興多地,尤其是在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城西科創大走廊、G60科創大走廊浙江段等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塊。
從前幾年的“到浙江打工”,到如今更多的是“到浙江創業”。一詞之變,背後恰是浙江經濟的提質升級。
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麗蘋教授,長期研究人口流動,她梳理數據後發現,2000年到2015年這15年間,前10年浙江人口流入的速度非常快,到了後5年增量放緩。但是,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近年來,在創業‘新四軍’(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和浙商系)的帶領下,這一趨勢愈發明顯,隨之而來的是流入人口素質高端化,人才結構更趨優化。”周麗蘋說。
文雁兵也解釋說,隨著產業轉型和經濟結構優化,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撐,大家不約而同通過各類優惠政策和有利條件吸引人才,放開放寬落戶條件是吸引人才流入十分重要的舉措。
產業升級必然帶來人才需求的升級,而優質人才流入帶來的人口結構趨優,又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產業持續升級。這一點在近年來數字經濟風生水起的杭州市體現得尤為明顯。2018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980.6萬,比去年淨增33.8萬,除去自然增長的5.3萬外,27.8萬為外來淨流入,在全國城市中排第4。
而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裡,杭州常住人口增長並不快。2011年至2014年這4年間,杭州常住人口分別增加3.76萬、6.4萬、4.2萬、4.8萬。但到了2015年,杭州常住人口突然增加了12.6萬,增長破兩位數;2016年,這個數字到了17萬;2017年更飈漲到了28萬。這與近幾年杭州頻繁推出“人才新政27條”“521”計劃等多項政策不無關係。
與之相對應的是,杭州市2018年新增國家重點扶持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1075家,創歷年來新高,居全省第一,占全省33.6%。杭州也因此躍升為全國創業“第四極”,僅次於“北上廣”。
寧波以製造業立市,更懂得發展製造業除了需要塔尖的人才外也需要身在“塔基”的人才。一方面不惜重金聘請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團隊,另一方面花大力氣吸引、留住技術工人。寧波將技術工人納入人才落戶範圍,為的就是吸引廣大專業基礎人才、技能人才,支撐寧波作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的產業發展所需。
塔基穩了,塔尖才能不斷往上延伸。作為製造大省,浙江不但需要高精尖人才引領產業發展,而且也需要成熟的技術工人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優質產品。這是一個缺一不可的閉環。而且,對一座城市、一個省而言,經濟活力恰恰在於能夠給不同層次的人提供機會。
“如果說企業是城市發展的主體力量,那麼人才則是城市發展的永動機。戶籍政策放鬆,對於將企業需要的各類人才尤其是技術工人,留在城市、留在企業有積極作用。”文雁兵說。
國家戰略利好
環滬效應擴圍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表示,“一國繁榮最明確的標識,就是居民人數的增加。”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一座城市、一個省份。人口就是城市細胞,細胞活躍,城市才更具活力。
在梳理全省各市人口增長時,記者還發現環滬的浙江城市,人口增長呈加速之勢。這一點,在緊鄰上海的嘉興市體現得尤為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