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農業供給側改革:田野上“種”出新希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2 11:10:12


 
  農業這片投資窪地,近年來吸引了一大批工商業主投身前來。數據顯示,僅2016年,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達到13.9%,比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出3個百分點。

  工商資本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生產力。黃岩的綠沃川農場便是由工商資本建起來的農業項目,數千萬元的投資,短短數年便能收回成本。它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蔬菜類薄膜智能聯動溫室,同時還是亞洲首個、全球第二個全程自動無土栽培樣板基地。溫室裡,蔬菜喝著營養液、睡在培育槽就能茁壯成長,實現100%無農藥、無污染。

  類似的農業龍頭企業正成為浙江農業產業鏈的核心,他們拉長、拉寬產業鏈,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實現縱向延伸和橫向聯結,打造全產業鏈。

  在海鹽,青蓮食品打通生豬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產生高於行業平均25%的溢價;在平陽,一鳴食品的奶牛全產業鏈規模已達二三十億元,發展勢頭迅猛,2016年上繳稅收達1億多元;在安吉,一片小小的茶葉形成了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的省級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2016年茶葉產值達22.58億元,為全縣36萬農民實現人均增收6000多元……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離不開適度規模經營。為了加速土地集約,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先後3次出台政策明確土地流轉原則,出台引導激勵政策,在穩定完善農村二輪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較早提出並探索實踐農村土地“三權分離”,讓廣大農民放心地流轉出手中零星的土地經營權。早在2015年,全省總村社數中的99.4%已完成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民的“經濟人”身份和“社會人”身份分離,農民可以放心流轉土地,進城務工生活。

  截至2016年底,全省土地流轉率達53.8%,10畝以上規模經營耕地占流轉總面積的80.7%。
 
  產什麼——

  農產品供給更綠更安全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作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省,浙江近年來一直將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