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美與共!浙江融入長三角一體發展譜新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11 11:19:06


 
  融合共贏 制度一體

  去年12月8日,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杭州舉行,這一會議在三省一市輪流舉辦。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的定期會晤機制,最初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提議設立,首次座談會於2005年底在杭州召開。2008年,原本由江浙滬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參加的座談會首次邀請安徽參加。

  區域經濟學者潘毅剛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經過10多年發展,已大致完成要素一體化發展階段,基本形成決策層、協調層和執行層“三級運作”的區域合作機制,一體化發展正步入制度一體化新階段。

  制度一體化,三省一市在許多方面展開了探索。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2014年,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第一輪到期。3年試點期間,皖浙兩省斷面水質全面合格,新安江水質穩中趨好,千島湖營養化問題同步改善。

  長三角城市群是首個引入自貿區改革經驗的城市群,自上海自貿區成立後,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海關紛紛啟用“區域通關一體化”的通關模式,三省一市的出口企業可自主選擇申報地、查驗地點、通關方式,實現報關企業異地互認、五地海關執法互認等。

  制度之上,還有理念。“在市場驅動型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下,不同地區間的經濟關係不再是‘此消彼長’,而是‘美美與共’‘融合共贏’。”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長三角一體化深層次推進需要更包容的心態,敞開胸懷,形成互補共贏的合作機制。上海城市創新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總監芮曄平表示:“更好的合作應該是三省一市以及各城市政府部門要有替對方解決所急所需的合作心態,主動拿出自己的優勢資源,來補對方的短板,以此提升長三角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