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浙江各地開展冬日暖心行動 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http://www.CRNTT.com   2018-01-12 11:16:17


 
  1月11日一早,毛作興和妻子便早早起床開始為老人們準備飯菜。米是自家種的,菜也是地裡現成的,夫妻倆一個燒火做飯,一個炒菜,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飯菜就上桌了。看著老人們吃著熱騰騰的飯菜,毛作興終於安心了。“我們高山村降溫快,村裡的這些老人子女都不在家,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毛作興說,寒潮來臨,為了讓村裡的老人安全過冬,他決定將自己的農家樂變成他們的臨時小屋,供大夥吃住。

  午後,大家在小院裡曬太陽、話家常,79歲的毛必壽老人為毛作興竪起了大拇指:“這麼冷的天,我住上空調房,心裡特別高興。”毛作興還將老人們的子女拉了一個微信群,讓老人通過手機視頻和城裡的孩子聊天,81歲的毛必寶老人拉著毛作興的手連聲感謝。

  寧海:幫助“游子”返故鄉

  這幾天,寧海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暖新聞刷屏: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跨越千里,將漂泊異鄉十數載、流落街頭的“游子”吳老漢送回故鄉。

  吳老漢是江西鄱陽縣人,今年64歲,無兒女,精神也有些失常。前年冬天,他流浪到寧海,蜷縮在城隍廟門口。寧海救助站得知情況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幫助清理、換衣後,將他送到醫院救治。由於吳老漢患有尿失症,救助站還每月撥付4000元,為他聘請了專門的護工。

  兩年來,寧海當地多方尋找,還使用人臉識別等最新技術,但因吳老漢流浪多年,戶籍已被注銷,一直無法獲得準確的身份和住址。此時,吳老漢的身體越來越差,還出現了老年痴呆的症狀,偶爾清醒時便念叨說“想回家”。寧海救助站站長吳能軍決定,與鄱陽救助站聯繫,先把吳老漢送到鄱陽,再查找戶籍信息。

  2017年12月27日一早,吳老漢在救助站工作人員朱華標、陳嬌平、陳波陪同下,從寧海救助站出發,踏上返鄉之路。一路上,吳老漢體力不支,吃飯時手握不住筷子,陳嬌平便端過飯菜,一口一口喂他吃完;路途顛簸,吳老漢在車上坐不穩,朱華標便將他緊緊抱在懷裡,防止磕傷;緊趕慢趕到了鄱陽縣城,眾人顧不上休息,先找醫院為吳老漢檢查身體……

  近15個小時、600多公里,吳老漢終於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鄱陽縣廟背村。消息在村裡傳開,大家既驚訝又高興。連吳老漢哥哥家的四個孩子也趕到了村裡,大家哭作一團,拉著工作人員的手,不停地說:“托政府的福!你們辛苦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